畫我榮總水彩畫創作始末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畫作及展場佈置

     2016年2月中旬接獲醫院社工室林組員的訊息, 告知7月1日到31日是施宏錡「畫我榮總」水彩畫的個展日期,感到高興也很惶惑。高興的是總算可以把自己的理想,透過畫展讓大家了解到榮總「空中花園」的建築景觀;惶惑的是主題僅有構思,畫作還沒完全畫好。

之前看過很多人主題畫展的創作方式,加上有大哥的鼓勵,才決定開個展。從2014年退休後,就開始構思如何才能呈現主題創作畫,以「畫我榮總」為主題展現出個人對榮總的情感。

 

「畫我榮總」主題以「心繫榮總,胸懷藝術。」內容以北榮院區的人、事、物為主。畫者在北榮服務16年,工作安定與醫院同事相處和睦,且有機會進修、作畫,北榮有如衣食父母,因而對它產生深厚的情感。同時畫者也基於本身學建築,所以想繪出與眾不同的畫作,以表達對北榮的感念。水彩畫除作藝術欣賞外,同時展現畫者藝術的涵養。畫作「心靈的花園」是希望在醫院的病患及家屬、醫護人員、訪客,能撥空到空中花園欣賞美景,在「靜耘坊」坐下來喝杯咖啡、舒解生病住院、工作情緒上的壓力。參觀者透過看展覽,了解臺北榮總的建築、醫療設施與庭園景觀,則畫者開畫展的目的算是達到了。 

   雖然主題已定案,剛開始列出要畫什麼題材的畫作,從那個角度切入,還拿捏不定。自己在榮總服務16年之久,在醫院維修過的建築物,看過的樹木、花草,對它們生長環境很熟悉,應有可入畫的題材,加上本身學建築,畫圖尚可說得過去。但是,只有半年的時間,在不求量只求質的前提下,決定推出24幅畫作。原先社工室承辦人簽陳的公文,說明展出約35幅左右的畫作。後經評估半年的時間,要畫出35幅作品,對我來說是太多了,加上一大堆雜七雜八的事待做,沒把握能如期完成,最後決定維持原先的構想,仍為展出24幅水彩作品。

    從確定展期起,像承接工程一樣,列出計畫進度表,思考畫面要如何安排,才能代表臺北榮總的特色,也在榮總拍了許多張不同天候下建築物的相片,晴天、陰天、雨天等,來來往往的醫護人員、病患、訪客等,企圖從不同的相片中,挑選出最能代表榮總的建築景物與人物,當作畫的題材。期望能依進度如期完成。

就這樣原先的計畫,在兩個月內完成24幅畫作,平均每周要完成三幅畫作,畫好再撰寫畫作說明,一步一步地完成每幅畫作。可能是構圖思考時間太多,預定兩個月畫完,變成三個月才完成20幅畫作,到了六月端午節前天,也只完成22張畫作。(不包括已畫了一半,圖面不佳而捨棄的四幅畫作)這時所承受開展日期逼近的壓力非常的大,因訂畫框及畫作裝框也需要時間,深怕到時無法如期展出。

好佳在,平常有參加繪畫社團,周四伯朗咖啡畫會的水彩課程,每次上課時間,可以把畫作帶去和繪畫同好一起討論,也可請老師對畫作構圖、色彩提出意見,讓畫面更確實不致展出後見不得人。

5月底訂畫框,店家要求最慢在6/15前把全部畫作交出,他們才能依實際畫作大小,特色製做新的畫框及裝框,始能如期在6/29前把24幅畫作完成裝框送到榮總。

接下來就是展場佈置的問題,事前有到台北市原民風味館,參觀希巨蘇飛的「翼尖與刀鋒」跨境個展---漂流木雕刻展。看到那些漂流木,在雕刻家希巨蘇飛一刀一斧刻畫出來的作品,有種說不出的感動。因為木頭上的刻痕,表現出刀鋒的「力與美」,且形狀自然,幾乎看不出有刀斧加工過的痕跡。更重要的一點,參觀他的雕刻展,順便了解如何把畫作佈置得有秩序與美感,方便觀者欣賞。

看完漂流木雕刻展,對「畫我榮總」展場佈置的方式,更了然於胸。

佈置的原則,是把畫作主題放在前面,依序是悼念,懐舊,創新,四季等畫作。並把兩幅荷花放在後面,表現出春、夏、秋的季節,也讓觀衆看完荷花,有涼快一夏的感受。

7/1早上八點開始掛畫,因已確定掛畫的順序,在同事之協助下,兩人十點半很快就把24畫作掛好,並略為調整高低,使畫框底部齊平。十一點雅惠、冠帆在秀璘帶領下到會場,由他們兩人主持撕掉「那一年我們在軍艦岩」畫作上保護面板的紙蓋,接著「思源長青舊事知多少」與「心靈的花園」兩幅畫作,也是請該幅畫中的女主角,分別揭開畫紙完成揭幕儀式,至此畫作便如期開展。

 

7/5下午在現場看了整個動線上的畫作後,決定把另一邊牆面「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」和「動力的心臟」的兩幅畫作,移到員工餐廳入口,讓Z 型展場牆面有整體感,且視線可一致性。但是,對面牆壁上的兩個展覽空框位,因是直式,而多出的兩幅畫作則是橫幅,因尺寸太大放不下,又沒有多餘的吊勾可以吊掛只好算了。7/12聯絡承辦人詢問可否自己購買掛勾,把兩個空展覽框掛上畫作?最後他們找到倉庫尚有兩付掛勾可用,也就把暫時寄放在051病房的兩幅小畫,移了過來掛上去,才解決空框的窘事,也讓個展由24幅變成26幅畫作。

有趣的事是我到051病房向行政人員說明要把舊畫拿回後,在她陪同下拜會病房新護理長,並把暫時掛在051病房牆上的兩幅八開大小水彩畫作拿下來。(前年原任護理長調升到161病房,新任051病房理長不知道我就是該畫的主人。)她見我把畫作拿下來,曾一度力阻我,並質詢為什麼要把畫帶走?後經病房行政人員姚姐向她解釋,說該畫本來就是我的作品,三年前暫時寄掛在051病房走廊,免費供病患欣賞,才讓我不致變成盜畫賊。不過她的態度很強硬,要求展後把8開的畫作掛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水彩畫作命名的過程

     一直想把心中所思、所想、所見、所悟以畫筆繪出。除了現場觀察與速寫外,也把畫作的景物拍攝下來,從眾多不同角度拍的相片中,找出最能代表榮總的建築與景物,思考如何構圖及表現方式,要如何畫才能把心中想表達的意思,以畫作顯出來。事前尋找畫作的題材與構圖方式,畫好再做文字修飾。在畫作命名過程中,有時無法想出能夠代表畫作名稱的題字,加上開展在即,壓力大讓我感到很痛苦。以下介紹24幅畫作的名字,讓大家認識奇奇的畫,想要表達的內容,作品風格。

1、孤挺花與建物

    家中客廳窗外的花架,種植一些植物,包括四季春、翠盧利花,九重葛、孤挺花、左手香,其中又以孤挺花三盆為最多。孤挺花在三月初及六中旬開花,花開後第三天很快就謝了。我很喜歡這種花,看著花開花落,常把握花開時,畫板舖上畫紙現場揮酒畫下來,以練習觀察與畫技。這次畫展想到何不把花加入畫作,讓畫面有不一樣的視覺效果,才會有「孤挺花與建物」這名稱的畫作。

 

2、窗  外

    辦公的地方在動力大樓的五樓,東南邊是中正樓,東北面的對面是長青樓及臨床醫師訓練中心,遠處的山頂,是紗帽山及文化大學的建築物,山腳下是天母市區。

    每當工作累了,就會走到五樓梯間的一端走一走、休息一會,透過梯間玻璃窗,仰望窗外的風景,看天空變幻莫測的雲煙和遠山;偶而也會下樓,到臨床醫生訓練中心維修漏水或房間修繕。下雨的時候,沒有出去走動,而在樓梯間的平台,透過窗眺望紗帽山和文化大學,讓心情放輕鬆一下,久了這兒便成了私人散步的空間與放鬆的地方。

    梯間窗台上的一些盆栽植物,是六樓補給室同仁栽植的,這些綠色植物讓我養眼,又能揮發想像力,這次把植物也加入畫作,畫題的名字就叫「窗外」,非常謝謝他們。

 

3、天  橋

    畫作原想命名為「雨中即景(二門診休閒廣場)」,後來覺得畫題的名稱與想法相去太遠不能表達心中想表達的意思,最後決定以「天橋」這兩字為畫作的名字。

    其實「天橋」畫作名字早就有相似的畫面可取用。但是,這張畫滿特別的,說它是「天橋」也很親切,因天橋剛好夾在兩棟建築物之間,下雨或刮颱風時,工務室的同仁,都是利天橋才能在颱風天不淋雨,進出到各棟建築物去維修。更進一步說「天橋」是中正樓等各棟建築物病房,維生所需的機能都是由動力中心24小時輸送過去,動力中心在台北榮總地位的重要與作用,而天橋是溝通兩座建築物往來的橋樑,所以才取名「天橋」。

    畫面上的前景則畫出雨中病患與家屬,在二門診前廣場來往走動的情形,人來人往含有溝通交流的意味。

4、建築五代同堂

前言: 台北榮民總醫院成立於民國47年7月1日,48年3月開始門、急診作業,同年11月1日正式開幕。第一門診的建築物,於1968年(民國57年9月26日)取得陽明建管字第4087號函使用執照。台北榮總由1958年7月成立到2016年,現在醫院也已滿58周年了,依每12年以一輪計,從1958年開始,到現在(2016年)現存的建築物也有48年之久,如以十二年為一世紀,則這五座建築物猶如五代同堂在一起的家人,故畫作取名「五代同堂」。

 

     畫作是由永明圖書館十層樓高的屋頂,鳥瞰台北榮總院區建築物情形。畫面處理原則:把前景雜亂無章的違建去掉,地面來往頻繁的車輛也不畫入,僅保留少許人物走動。前景中央留出大片空地,右邊現有老榕樹繪出,凸顯建築物群的和階與左邊新建門診在圖上達到平衡,地面點綴一些人物在走動。「建築五代同堂」與「孤挺花與建築物」背景雖相同建物角度相同,但兩幅畫作的前景一側有大樹遮蔭,而另一幅的前景則以孤挺花來平衡建築物。

下述是依建物先後蓋好的順序,點出五座不同年代時,建造完成的醫院建築物。

 

    第一門診、    建於:57.09.26-陽明建管字第4087號函

思 源 樓、    建於:64.10.29-64使字2071號  (在中正樓後方)

第二門診、    建於:67.02.01-67使字0271號  (在新建門診大樓後方)

    中 正 樓、    建於:78.10.25-78使字0645號

    停 車 場、    建於:84.04.29-84使字第200號

醫學科技大樓  建於:97.04.09-97使字第0138號 

    新門診大樓    建於: 103年施工預定106年完工

   

5、思源長青舊事知多少(93年SARS事件)

SARS始末:台灣從2003314日台大醫院第一個SARS病例,到200375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台灣從SARS感染區除名,近4個月期間,共有665個病例,其中180人死亡,死亡率高達27%,醫護人員佔6名。(WHO 重新篩選將感染病例下修為346人,死亡人數37人)

封院風暴A醫院因未做好院內感控,導致SARS疫情禍延全台,單是醫院就是全世界SARS事件最高死亡率單一地點,總計一個月內造成150人感染,35人死亡。而台北榮總把長青樓列為管制病房,並將9、10樓病房全改為負壓病房,專門收容患SARS病人。

心得:SARS至今(2016)雖已時隔13年,現在推行的PGY也是因此事件而起,然而有多少人還記得那些因「封院風暴」所遭受傷害的無辜病人和家屬?還有進出病房的醫護、行政工作人員?對於未知傳染病的恐懼、因缺乏經驗所下的錯誤防疫政策、種種人事行政上的疏失,這些因無知與恐懼所犯下的連環錯誤,誰對誰錯,並非我們所要追究的重點,但事件所造成的傷害、避免一再重蹈覆轍,才是我們應該銘記於心的。(以上參考網路文章,並加以增刪)

 此次「畫我榮總」畫展,其中畫作「思源長舊事知多少」是描述當時SARS的情況。當時醫院為減少疾病傳播,而設立緊急傳染病房,以便把疾病管制住。非必要人員不得進出病房管制區。畫者因工作關係,不能不常出入管制區,當時內心的恐懼,怕因出入高危險的病房,有被感染SARS病菌,而生病或死亡的可能,那時的心情,非一般人所能體會到的。

    好佳在,每次進出SARS管制病房,均依醫院標準作業程序,戴上N95口罩手洗乾淨噴上酒精消毒,始能進入病房工作,完畢退出丟掉口罩,再把手洗乾淨,以防止被感染,總算平安地渡過那年的SARS風暴。

   「往者已去,來者可追」為了悼念,以當時緊急將9、10樓改建為SARS病房的長青樓建築物為背景,右邊的思源樓,兩棟建物因太靠近,在防疫上有不可密切分割的關係。左前方畫出百合花,是用來紀念已去世的醫護同仁,右下方為社工師,人物表情暗沈示意悼念。右後方為現有的植物-羊蹄甲,三月中旬綻放出花朵,象徵冬去春來。

 

6、二門診入口前廣場

   畫面右邊建築是已拆除的三門診,而二門診入口前廣場,不久也要配合新建門診而拆除,改成共同的大廳,2~4樓則為新建門診聯通一、二門診的新通道。去年趁二門診入口還沒拆除前,以16開大小的速寫本畫下來,然後再畫成四開大小的水彩畫,供後人回憶。

 

7、生物醫學研究中心

    這棟建築物早期是蔣經國生病住院醫療的地方,共有三座三合院式配置的平房,左邊兩棟建物未畫出,但房屋格局相似。以前門禁森嚴,一般人不能接近,蔣經國過逝後,一度改為海外學人宿舍,供應聘到榮總看診及教學部研究之教授寄宿。幾年前生技醫學剛萌芽,才改為生物醫學研究中心。畫出這座建築物,讓大家了解榮總的發展與過去的故事,算是另一種懷舊吧!

 

8、西苑七號

    西側首長宿舍及各級主管二樓連棟住宅,自從雷副院長榮台中榮總醫院院長後,原有的首長宿舍一直空著無人住。加上醫院因擴張與發展的關係,供做門診看病診間樓地板面積一直不敷需求,才將三門診拆除改建為地上九層,地下二層的新門診大樓,連帶地西側宿舍的舊二層連棟宿舍,及三棟獨棟式的副院長宿舍一併拆除。「西苑七號」此幅畫作多少是憑印象併揍與參考現址景物畫出來的。也算是一種回憶。

 

9、那一年我們在軍艦岩

    畫面上的兩位人物,是畫者在台科大研究所進修時的學弟與學妹。學弟在一次的車禍中失去一條腿; 學妹在做實驗時,不幸發生爆炸導致兩眼失明。經過幾年的醫治,與身心復健才完全康復。但是,雙眼從此看不到東西。十年後我們又碰在一起,為了鼓勵他們走出身心障礙的陰影,走向大自然。於是有空帶他們登山,練習在困境中如何應變與適應。畫面是描寫他們登上軍艦岩時的情形。此次畫面思考要如何構圖,才表現出身障者不屈不曉,克服困難,不因視覺、肢體的阻隔,還能走上崎嶇不平的軍艦岩鳥瞰台北市區,藉以點出身障者「永不放棄」學習的精神,以鼓勵更多的年輕人走向大自然,擺脫身障的陰影。

 

10、心靈的花園

    中正五樓空中花園,是綠建築的延續,也是畫者在榮總任職時,承辦的大工程之一。花園從94年完工開放以來,到現在也有11年了。但是,裡面的花草、樹木種植實在是太貧乏了,平時也缺乏保養。之所以畫「心靈的花園」,是希望能透過畫作,讓來院住院的病患、訪客及醫院的醫護人員,知道台北榮總有座「空中花園」可以讓病人、醫護人員、訪客放鬆身心的地方。順便把醫院這座空中花園推銷出去。希望院方能重視這座全台灣醫院獨一無二的「空中花園」,能回到當初設計時所提出的「景觀治療」功效。圖中病人坐在輪椅上,由家屬或看護人員,推到花園咖啡雅座晒太陽,喝咖啡或抽支煙; 或是護理人員到花園賞花,舒解生病住院及工作上的壓力等苦悶。

 

11、遠眺紗帽山

     圖中三名醫護人員擁在一起眺望紗帽山,遠處的文化大學,在晨霧中若穩若現的。醫生、護理師注視者遠山,不知此時他們心中在想什麼?畫此幅畫作的用意,是希望能引導病患、醫護人員到「空中花園」走動,達到舒解生病、工作壓力的功效。

 

12、清晨的訪客

    中正五樓空中花園,每天清早第一位到花園報到的不是病人而是鴿子。是的!因為醫院建築物設計的關係,每層外牆有凸出約45公分寬的平台,且平台十分穩密,由下方看不到平台上的情形,因而成了鴿子的家。每天清晨它們都會飛下來覓食。畫面是雨後一大群的鴿子飛下來,在花園地上覓食的情形。七點前沒有人到花園散步,花園反而成為鴿子的天堂。

 

13、山雨欲來

    描繪「山雨欲來」這幅畫作時,空中花園的天候就像當時的情況,與前面三張畫作不同的地方,畫面除了有樹木、花草,圍籬,此外空無一人。也意味者天候的變化,讓病患及家屬提早回病房躲雨。

 

14、門診的春天

     這張「門診的春天」是描繪一門診前面花園廣場的情形。陽光和熙的天氣,病患走出病房,與訪客坐在「大德曰生」上方的廣場。左邊為一門診及湖畔門診,右邊露出一點點的大樓是中正樓。初春時分天氣晴朗,病患與家屬坐在花園的座椅上晒太陽,聊聊天,畫面木棉花樹光禿禿,只留下肢幹,表示冬天剛過。

 

15、春到榮總

    三月中、下旬台北榮總二號大門長橢圓的花圃,裡面種植的杜鵑花正盛開著,3分之1的畫面,幾乎被盛開的杜鵑花所蓋住。坐在花海包圍的地上畫畫,視線所及盡是杜鵑花與建物,看不到在走動的人群,眼中只有花海與建築物。杜鵑花盛開代表春天到了,因而畫作取名「春到榮總」。

 

16、木棉花的春天

    三月下旬有一天,為了取景及畫作的構圖,經過一門診馬路旁的人行道時,見到人行道上掉落些許枯萎的花朵,抬頭一看樹上還掛著幾粒火紅的木棉花,有的枝椏垂得低低的,與畫者身材一樣高,花朵垂手即可觸及。此時靈光乍現,於是「木棉花的春天」就這樣誕生了。

 

17、欣 欣 向 榮

「欣欣向榮」畫作原先的構圖,是由三號門左邊的向日葵花海,及後方榮總的中正樓、思源樓、精神樓、醫學科技大樓與停車場等建物包圍而成的範圍。原先想以「向日葵與榮總」為畫題,因為向日葵花都是面向陽光開花,陽光帶來新希望,用「陽光」來表現榮總的精神,也很恰當,以花迎向太陽來表現榮總的陽光面。朋友建議取名「陽光榮總」,後來覺得「陽光榮總」標題太過直白,加上畫作上的陽光不夠強烈,經再三思考,最後決定取名「欣欣向榮」較中性的文字,且意境也含蓄些。就這樣「欣欣向榮」畫作的名字出現了。

 

18、中正荷趣

大型醫院每家院內都有池塘等水池的設施,池塘除了蓄水供醫院做消防救災用水,兼具景觀遊憩、調節氣候等多功能。此次以中正樓與動力大樓建築物為背景,荷花為近景,初夏池塘的荷花亭亭立玉,點出「中正荷趣」主題。這張是在湖畔門診建築物一樓,仰頭看中正樓並蹲下來作畫,讓畫作上的荷畫能和建築物融為一體,在悶熱的夏天,來院看畫展者,感覺現場有荷香味,涼風褶褶吹拂的涼爽感。

 

19、湖畔門診即景

    往護士宿舍A、B、C棟走道左邊方向,透過池塘看湖畔門診與二門診,可想像荷花生長後畫面的情形,讓醫護人員、來院就診的病患、民眾、看了能感受到池塘荷花的美景,為他們提供視覺上的享受。

 

20、榮陽隧道風景

    以前由臺北榮總到陽明醫學大學是要繞院外的道路,才能到陽明醫大,自「榮陽隧道」完工後,才不必繞遠路。這座隧道是臺北榮總與陽明醫學大學往來的交通要道,也是琪里岸山系的聯絡通道。原先隧道只能單向通車,隨著陽明醫學院改制為大學,校方與榮總人員往來頻繁,才拓為雙向車隧道。但是,進出仍受門禁管制,學生或醫生開車往來榮總與陽明醫大,若有申請通行證,始能由榮總開車經此隧道,到陽明醫學大學教書,否則只好繞道多開一公里,即使不開車,徒步穿過此隧道到榮總看病、實習都很方便。

 

21、磺溪遠眺榮總

    流經天母地區的磺溪,這條溪流兩岸堤防下的道路,以前是畫者騎車、跑步上班的路線之一。每年二月底三月初,溪邊兩旁栽植的山櫻花樹開花時,非常的漂亮。由此處遠眺榮總,畫面感覺非常的棒。溪邊一年四季植栽不同的花草,開花時感覺很美。透過此畫作,讓人們知道,櫻花盛開時,在磺溪散步並遠眺榮總,景色真的很漂亮,在櫻花步道下散步是件很愉快的事。

 

22、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

     畫中左邊的煙蔥,是畫者以前上班的地方—動力中心。右邊西側的迴廊則是中正樓病患來此散步,乘涼的地方。原設計的建築師,他在設計時,已考慮到在西側留設公共空間,供住院的病患,與醫院裡的醫護人員到此散步、休息、看風景,藉以達到「景觀治療」的功效。

一時想不起該取何名稱,就直接以「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」為畫作的名字。

 

23、動力的心臟

圖面以室外重油桶及地面管線和煙蔥組成的畫面,且緊靠建築物,畫出動力中心設備細膩的一面。這是供醫院維生系統的一環,由鍋爐房產生的熱水、空調冷暖氣、醫療氣體,輸送到中正樓的機房,再轉送到院內各病房、開刀房所需的醫療氣體,冷熱水等設備。另外電力、給水、消防,等設備,均由動力中心輸送到各病房,地位重要,因而取名「動力的心臟」,意即心臟要夠強才能工作。

 

24、孤挺花與與建物

     主題雖是「孤挺花與建物」但是,以另一種手法畫出,背景簡單的建物,來凸顯花朵可愛的模樣。

 

整個畫展會場佈置的原則及順序,依畫面主題,悼念,懐舊,創新,四季的原則排列。並把兩幅荷花放在後面,讓觀衆看畫展看到最後面,有涼快一夏的感受。

 

7/5下午在現場看了整個動線上的畫作後,決定把另一邊牆面「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」和「動力的心臟」兩幅畫作,移到員工餐廳入口,讓 Z字型牆面有整體感,完全掛滿感,更讓視線有一致性。當然也顧及生活廣場用餐的顧客,與來院的訪客,因在生活廣場餐廳內用餐,視線剛好觸及Z字型牆面轉角的畫作,為了不讓那面牆尾的兩個畫框空空如也,把畫移過來後,剛好把兩個空框填滿,也讓整個畫展視線及動線更流暢些。

 

但是,對面牆壁上的兩個展覽空框位,因只能掛直式畫作,而多出的兩幅畫作則是橫幅,尺寸放不下,又因無吊勾畫而空著十天。7/12社工室找出另兩支吊勾及網索,可以再吊掛畫作,因橫幅的畫作無法掛上去,只好暫時把8開已裱好的舊畫兩幅掛上去。因而展出畫作的數量,共計26幅水彩畫作。

 

https://betapanel.pixnet.cc/#/edit-article/46443229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