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6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68294.jpg

鴻德_n.jpg

IMG_20180916_171844.jpg

IMG_20180915_095626.jpg

IMG_20180915_102848.jpg

第三次帶人泳渡日月潭

    為了實現「同是天涯身障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。」利用本身有登山、游泳的專長,教導一些有志於學習游泳,及登山的身障朋友,幫助他們圓一圓夢想。退休前曾帶過一些身障朋友登山、游泳,退休後更積極地從事這方面無薪的志業,把空餘的時間,集中於周一晚上訓練他們,並擬定計畫帶他們登山、游泳。

2018/09/16這一天是奇哥第三次帶人泳渡日月潭。不知是否他年紀大了,這回竟然沒有力氣帶人游完全程(3300公尺),在游到大約2200公尺處,手頭十指感到麻麻的,並感到身體在發抖,就知道自己快要失溫了。當下向在旁的余兄揮揮手,手並指向前方安全的浮台,表示我們要上浮台休息一下。接著拉著救生浮板擊繩後面的鴻德,把他連浮漂一起拖向浮島,在救生員指示下,由另一側設有繩梯的地方,兩人一前一後爬上浮台休息。

這浮台是由十幾塊方型塑膠空桶組合而成的,約2公尺乘2公尺,面積大小剛好可容納810人在其上休息。原本想在浮台休息一下,再下水游完全程。因山竹颱風外圍吹來的強風,離開水面休息者,若沒穿防寒衣,又少有衣物遮蔽,裸著的身體被風吹,會讓人冷得發抖。還好鴻德他有穿防寒衣,見到奇哥在發抖,馬上脫下衣服給奇哥穿以禦寒。(難怪慧娟說他是奇哥的乖兒子)

這次在水中游了2000公尺,花了1個半小時,加上天候及帶人游泳,自然會感到疲累。在浮台等了十分鐘,確認已無體力再帶人,但仍可自行游上岸。心想若放手讓鴻德一個人游完全程,自己亦可以輕鬆地游完最後1千公尺。但是,又怕放手讓他自行游完,中途若因湖面往來的汽船,造成的波浪,及強風吹拂而起的長浪嗆到,造成溺水等之意外,自己扛不起這個責任。就因為有這層顧忌及安全上的考量,不敢答應鴻德他單獨游完。此時救生浮台已爬滿了8位休息的泳友。又過了五分鐘,接駁汽船駛了過來,考量自身體力與鴻德的狀況,決定先登上船上岸以保留體力。在船上鴻德一直在問,上船是否表示沒有游完全程,就沒有成績證明是不是?奇哥笑而不語。接著他說回去後,還要多加練習,明年擬再參加。

    想到下水前,余兄有交待若鴻德的泳技真的不行,為了安全起見,大約游到某一距離就送他上浮台休息。因今年參加泳渡人數突破2萬多人,怕新手的鴻德中途被他人踢到大腿,造成他驚慌失措,而發生如大腿抽筋、嗆水等之意外事件。之前在青年公園的戶外深水池,余兄雖有幫鴻德訓練立泳,並幫忙改正他怕水深而緊張的個性。但是,教過他三次的余兄,從教學中覺得鴻德學習立泳的技巧,仍有待努力,不宜今年參加長泳。

    這次因有余兄的幫忙,奇哥在前頭拉浮板繩向前游,余兄由後方以推人方式,把他向前推進,起先前面游得很順,奇哥擬繼續保送鴻德游向終點,余兄也覺得可以試著完成。卻在最後1千公尺處,因奇哥沒穿防寒衣,身體感到發抖而不得不放棄,以致功虧一簣。

    回想2009年第一次帶一位朋友橫游日月潭,帶起來十分輕鬆,自己只管在她周邊游來游去保護,必要時再幫忙,不需使盡力氣拉繩帶人。2014年第二次帶三位聽障朋友,一位正常者,和他們一起橫渡日月潭都沒有問題,也是請台北市青年公園游泳會的會員,採取一人陪伴一人游在旁邊監督,必要時再出手協助或相救。但是,這次(2018年)面對學習游泳不到半年的鴻德,帶他橫游採取拉繩帶人方式,就有些力不從心。因他只會自由式,還不會蛙式,且對湖水深還是有些恐懼,因而緊抱著浮漂,當然無法採用自由式游,迫不得已只有採最笨的拉繩帶人法,配合他的踢水,加上余兄的推人前進。

    看到鴻德無法游完而失望的表情,奇哥就有些內疚,因奇哥體力問題,無法陪他游完,又不敢放任他一人獨游,或全部交給余兄帶人。但是,事情已造成,為了不想讓他失望,答應再幫他訓練。(其實有沒有游完全程是沒關係,主辦單位都會照發泳畢證書。若他心理有點那個,大不了下次再來挑戰。)下午二點活動還沒結束,大家吃完便當,三時準備搭遊覽車回家途中,在回程的車上,李組長把紀念毛巾,及泳畢證書逐一發給每一位參賽者,鴻德的證書則由奇哥轉交給他。本來他以為沒有游完全程,就沒有泳畢證書,所以臉上呈現有些失落感。他還對奇哥說回去要再加強練習,明年再參加等自我鼓勵的話語。當奇哥在車上向泳友說明,這次橫游經過的情形,認為他應該夠資格接受泳畢證書的,這次沒有游完不全是他的錯,而是教練已累得沒體力帶人,且為了安全起見,才不准他單獨游完。鴻德接到泳畢證書時,驚喜的表情呈現在臉上。接著余前總幹事補充說明:「雖然鴻德聽不見聲音。但是,他很努力地學習游泳技巧,這次他有在後面協助,看他游泳的動作,認為他的游泳是合格的。」說畢車上的泳友,大家都拍拍手給他加油,一時拍手聲響徹全車!

 

 

後記:

橫游日月潭的前一天,一位跑步的朋友政龍兄在「非死不可」上留言,他在第40浮台擔任救生員,歡迎大家去找他。奇哥擬定的橫游計畫,若中途鴻德體力不足以完成,也要設法帶他游到第40浮台。但是,最後疲累而上浮台休息的浮台不是40號,而是24號浮台。體力不足的不是鴻德,而是奇哥,現況與原計畫有段差距,真是計畫趕不上變化。
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IMG_20180818_172836.jpg

 

IMG_20180819_071139.jpg

 

IMG_20180819_084023.jpg

 

 

再登上雪山主峰

    永和慢跑在107年度活動計畫中,規劃8/18~19雪山主峰一日來回活動,這是屬於會內大型的登山旅遊活動之一。該計畫由江總幹事提出,林麗雪規劃安排登山活動的細節,經蘇會長同意後執行。因大多數會員從來沒登過3千公尺的高山,所以在每次周六的永福橋團練時,麗雪安排向欲參加之會員解說登山前準備事宜,包括攻頂用的登山小背包、內裝午餐乾糧、兩截式雨衣、兩瓶600cc的開水等; 另外大背包內裝睡袋,一套換穿的乾衣服、禦寒衣服、備用手電筒、乾電池以及私人的醫藥物品等等。麗雪慎密的思考、規劃,申請雪霸國家公園雪山入園許可、入山證及山屋床位等事宜,帶領那麼多的會員登山,又要使活動符合規定,確保登山者的安全。也因而讓一些參與而落後的隊員,或逾時返回登山口,或者太過疲累,不得不暫時安排在369山莊休息、留宿。最後,夜晚在滂沱大雨中,藉著微弱的頭燈光,仍能帶領大家由七卡山莊背著重裝,踩著滿地泥濘的山路,平安地返回雪山登山口。

S__66158607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永慢參加者在武陵賓館庭園合影

像麗雪、榮裕這種肯負責、犧牲的領隊,副領隊,以及鴻龍總幹事全盤掌握訊息,調度,讓活動能安全地完成; 還有在雪山登山口接應的獅子頭等人,他們都是永慢不可或缺的人才。

     8月18日早上隨同永慢會員由台大搭遊覽車到武陵農場,中午在武陵賓館楓味廳用過午餐後,下午遊覽車開到雪霸遊客中心前停車場,下車由會員開著私人的小轎車,輪流載大家到雪山登山口集合。

因奇哥係單獨申請的關係,二點半向領隊說明後便先行登山,此時山區開始下起毛毛雨,下午四點半到達七卡山莊。把大背包放好就在門外等候大家時,意外碰到18年前帶領奇哥登門栓山、鈴鳴山的海山高工教師邱傳福領隊,他正要帶領幾位登山者下山。碰到他很高興,兩人一起擁抱並合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MG_20180818_155758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與海山高工教師邱傳福領隊合影

趁大夥還未到達的空檔,奇哥在七卡山莊入口門前的大木桌上,畫張毛筆水彩速寫畫,不多時,許金錫醫師夫妻剛好到達山莊,看到有人在畫圖,就拍了現場作畫的情形。謝謝許醫師幫忙拍照,留下奇哥在七卡山莊水彩速寫的鏡頭。

    傍晚五時半待大家差不多都到齊,並進駐七卡山莊分配好床位後,這時麗雪走進廚房擬準備晚餐。奇哥也因有熱水飲用上的需求,從背包內拿出小型高山瓦斯爐用具,跟著走進廚房準備燒開水,瞥見爐台上的擺放三只臉盆大的炊具,每只直徑約38公分,分別由三組高山瓦斯爐同時炊煮晚餐的景象,著實嚇了一大跳。因此次永和慢跑共有50多人一起進駐七卡山莊,若同一時間內要滿足多人用餐(素食與葷食),一次非用三只大型的鍋盆煮食才能辦到。這是奇哥參與登山以來,第一次見到有50多人的隊伍同時用餐。真要佩服麗雪的能幹,她擔任領隊兼掌廚的大廚師; 此外還有江總幹事及小范、榮裕的幫忙,他們成了小雪得意的助手。

    8月19日清晨二時許,七卡山莊內的走道上,許多頭燈的亮光,在地面晃來晃去,十分亮眼。黑暗中的奇哥,被這些強光弄醒了,黑暗中伸手摸出放在睡袋旁的頭燈,打開看錶是225分,距出發還有半小時不到。在兵慌亂馬中匆忙起床,穿好防水排汗薄長袖上衣與長褲,穿上登山鞋,把攻頂小背包(內裝緊急升火用高山瓦斯爐,小型環保碗筷、禦寒外套、保溫水壺、600cc礦泉水兩瓶、兩截式雨衣、午餐乾糧兩包、蘋果、小蕃茄,咖啡包等)帶著,再把睡袋及雜物整理好,收起放入大型背包內。接著把腰包掛上(內裝早餐三明治、備用手電筒、手機、左右各有兩瓶300cc的水壺)連同攻頂背包走到莊外集合,等待出發。

清晨山莊外面的細雨仍在滴落,感覺有些寒冷。我們這一隊共有11人,依序是政德先生在前面當領頭羊,素貞第二棒、黃崇哲丶昱豪父子第三、 四棒,接著是黃柏升、陳品蓁兩位來自大愛電視台的朋友,世勳、珮羽第七、八棒,炎松第九棒,奇哥第十棒,榮裕押後。

三時零五分隊伍準時出發,黑暗中,前後共三組光線,依序在通往369山莊途中,沿著之字型山路,跟著地形型步道緩慢地踏著石階上升。前方的人龍,是12人的勇腳組,他們擬先往雪山主峰下到翠池再往回走,距離多走4公里,所以走在最前頭。往翠池那組像螢火蟲燈光的人龍,在黑夜中左彎右拐越走越遠,終至消失在黑暗中。而由明裕、永周(麗雪前同事兼山友)帶領的那一隊,一直緊跟在我們後面下方,前後三組的頭燈光在黑夜中的森林裡十分明顯。

(至於往雪山東峰的那支娘子軍,及桃山瀑布的觀瀑團,因尚未開始行動,在此不擬贅述。)

    大約走到3公里半標誌處,奇哥的頭燈亮光突然熄了~~~原來是乾電池沒電了。正想把背包內的手電筒取出使用時,因下雨中拿取有所不方便;此時押後的榮裕見狀,馬上把他的風衣內的備用頭燈取出借奇哥使用,才暫時解除無照明的窘境,謝謝他。(乾電池放在大背包內,出發前只想減重,沒考慮帶著備用,這是失策。)

約莫清晨五時許,走過哭坡來到雪山東峰稜線的步道,此時雨停了。東邊的中央山脈抹過一道紅雲,呀!太陽快升上來了,大夥見到美麗的日出,紛紛拿起手機猛拍日出的景色,真的!日出時刻的山稜很美,遠方北一段的中央山脈看得一清二楚,左邊的南湖大山(3742M)清晰可見,居中的是中央尖山(3705M ),再往南看去,因層層雲擋住了而看不清楚。不多久登上雪山東峰,拍完照後立即走下雪山東峰,續往369山莊方向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MG_20180819_052501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左邊是南湖大山,居中是中央尖山 

我們這兩組在預定時間內(7點)抵達369山莊,領隊榮裕兄拿出一張4A的表格,請大家在表格上簽名,奇哥大略看了表格,才知是每位參加者抵達369山莊的名單,聽榮裕說那是江總幹事要求大家簽名而列印的表格,以確定每人都到達,沒有走散。這時知道江總幹事及榮裕做事的細心。奇哥趁稍事休息當兒,進入369山莊廚房,迅速升火燒熱開水,用以沖泡咖啡及補充保溫瓶內的熱水,讓大夥在此喝熱咖啡及溫開水以禦寒,並把熱水瓶裝滿熱水,以便登雪山主峰途中還有熱水可以喝。

從369山莊往雪山主峰不到4公里,由此開始陡升到雪山主峰大約上升高800公尺。走在前方的炎松兄,離開山莊走不到250公尺,忽然見他掉頭往回走。才知他在雨中前進時,胸部感到有些喘氣,而感到不舒服,才考慮不去雪山主峰,打算退回369山莊休息。榮裕知道後,貼心地問奇哥,前面的路會一直陡上去,您還走得動嗎?奇哥比了「ok!」表示沒問題。並快步跟上前方大隊的人馬,經過四、五次之字型路面盤旋上升,約莫走了700公尺後,開始進入雪山的黑森林。這是由冷杉林所組成,由於該地林木荗盛,路徑起伏不平,地面多是礫石塊,也因為路徑錯綜複雜,幾乎不見天日,故有黑森林之稱。

走進黑森林約莫一半的路程,意外碰到8/7在排雲山莊認識綽號黑熊的林心聖領隊,今天兩人又碰在一起。真高興能在黑森林裡碰到他(真的!高大壯碩身材的他,遠遠看去,簡直像隻大黑熊。)也謝謝他在排雲山莊贈送的玉山登頂紀念毛巾。

    IMG_20180819_083458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左邊戴色頭巾是黑熊(林心聖)

蟲蟲和他兒子,都是第一次參加登山,可能不太適應黑森林地面這種顛頗起伏的路況,一路上走走停停,讓前頭的隊伍與後頭的隊伍差距越走越遠,眼看登頂管制的時間快到了,有可能在還未登頂前,就被領隊以時間到了而不能繼續前行。奇哥顧不了依隊伍順序前進,跟榮裕說聲抱歉後,就繞道先由小徑越過前頭的蟲蟲父子,跟在世勳和珮羽的後面,繼續朝雪山主峰前進。

就在走出黑森林,來到雪山圈谷前,距雪山主峰還剩下不到900公尺,以常參加跑步活動的人來說,只消十五多分鐘, 900公尺之距離就輕鬆走完。但是,這可不是在平地上跑步,而是處在3690公尺的高山地區,且每往前走一步,胸部都會感到有些喘,何況又背著8公斤重的登山小背包。原先一直跟在童志能夫婦後面,保持十公尺左右的距離,走得也很順。但是,距主峰尚剩下約有600公尺遠時,山路開始陡升,這600公尺約花40分鐘,尚未走到雪山主峰前,最後15公尺被海源兄搶先一步到勒石牌前。此時看到珮羽和志能他們拍完照,剛要離開,先請珮羽留下幫奇哥拍照。待把「台灣獨立」旗幟展開並拍完照後,又開始下起雨來。因雪山主峰周遭十分空曠,附近也沒有避雨亭,只好先把兩截式的雨衣,上半身穿好,還沒來得及穿上雨褲,就匆忙下山。

也因為雨一直下著,又怕延誤了回到登山口的時間,急忙跟在珮羽和志能他們後面,拍完照不敢多所停留。在約10.6公里的標示處,迎面碰到蟲蟲父子,他們在麗雪和榮裕的陪伴下,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。此時山區又下起雨來,並起霧,後方「雪山主峰」的位置已沒入霧中,看不把所見的實況告訴麗雪他們,告知離主峰雖還不到400公尺。但是,越登上去,呼吸越困難,且路況越不好走,加上中午過後山區易起濃霧,更不利登頂,請他們考量。

因領隊麗雪尊重蟲蟲父子的意願,亦步亦趨地跟在蟲蟲父子倆後面,至於逾時是否仍要繼續前行,並登上雪山主峰?(事後才知蟲蟲父子,走到離主峰尚剩不到300公尺前,已放棄登頂,跟著撤退。)

沿圈谷邊緣下山,進入黑森林後,雨勢越來越猛,步道變成小河流,加上路面都是塊石,不利快走,又怕滑倒,只好步步為營,盡可能在下午二點前回到369山莊。就在下山回到369山莊途中,後方的海源兄一直跟著在奇哥後面,保護並陪伴他一起下山。

二點二十分鐘,終於在雨中平安抵369山莊,四公里的山路花費2小時20分。這時世勳、珮羽及許醫師、錫能、國珍等隊友,都在山莊內避雨及休息。由於奇哥全身淋雨,連登山鞋都因泡水而濕透了,上半身開始發抖。此時山莊內的山友,見到奇哥這狀況,立即盛杯溫開水遞到面前,奇哥喝了感覺好多些。接著有不認識的山友,他們主動遞上巧克力及分享所帶的黑糖塊,吃了以暖身,謝謝他們。原擬休息十幾分鐘後,隨同錫能等人下到七卡山莊,有位山友建議,下雨天不要立即下山,應待體力恢復得差不多再說,並被要求待在這邊,等最後一批隊員到達,再跟他們一起下山較安全。(事後才知他就是麗雪以前的同事張永周先生)

就這樣在山莊等待又等待,一小時後見到麗雪、榮裕及蟲蟲父子倆返抵369山莊。因昱豪年紀小,體力不足又淋雨,而被強迫留在369山莊休息過夜,等待第二天體力恢復後再下山。除了蟲蟲父子倆沒跟著一起下山外,奇哥等人在麗雪、榮裕陪伴下,於三點半離開369山莊,下山往七卡山莊方向走。途中,碰到幾十位要往369山莊方向走的山友,彼此互道「您好!謝謝!」當天晚上六點半抵達七卡山莊,見到江總幹事及錫能兩人仍留在山莊,協助落後的隊友,待全部人員到齊再一起下山。

 

晚上7點在江總幹事帶隊下,最後一批五人離開七卡山莊。沿著梯階淋雨摸黑下山,終於

在810分,走出雪山登山口,感謝主!總算平安地下山!

也因為淋雨,雪山登山口服務台的志工,立即奉上杯熱騰騰的可可亞,給每一位下山者喝了以暖身,謝謝熱情的志工們。接著迅即脫下濕衣換上乾衣,以避免失溫及受寒。

這次是奇哥五度叩雪山主峰線,第四次登上雪山主峰,也是連續四次都是在風雨中登頂。

等我們離開雪山登山口,雨持續地下著。。。。。

IMG_20180819_111839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第四次在風雨中登上雪山主峰

IMG_20180819_111935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飄揚在雪山頂上的台灣獨立旗幟
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看薩維耶、勒華「春之祭」音樂舞蹈

 

    法國蒙彼里埃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薩維耶、勒華(Xavier Le Roy ),他同時也是法國知名「不跳舞」運動的藝術家之一。這次他應邀來台灣,在台北市國家戲劇院的實驗劇場演出「春之祭」。因為藝文活動身障團體都有免費的公關票,中華民國聾人協會有分配到幾張,承該會秘書長告知,吾等會員及手譯員可免費入場觀看。

    7月5日晚上七時半準時到實驗劇場,國家兩廳院 公共溝通部 公關組的林小姐,早已在入口處恭候我們光臨,並引導我們入座,著實讓我們受寵若驚。

    第一次到實驗劇場,不曉得裡面的音響設備是怎樣的,待把背包置放在座椅前的地板上時,工作人員告知包包不可置放在地板上,因地板有喇叭等音響設備怕擋住了聲音傳播,要我把背包寄放在外面的樻檯保管。這時才曉得劇場的座椅是活動式,音響設備臨時固定在座椅板的下方。

    演出的時間到了時,薩維耶、勒華以便服出現,他先對觀眾點頭問候,接著轉過身,背對著觀眾站立無台佈幕前,稍後劇場燈光全熄。

    不一會燈光漸亮,「春之祭」開始表演,舞者像是指揮家似的,當他揮動雙手,音樂也隨著手勢動作的快慢、跟著發出快慢節奏的聲音,有時砰的一聲,震懾心弦,有時拍手就有對應的聲音跑出來。手臂肢體語言的動作,完全配合音樂聲響快、慢、高低的旋律,有如行雲流水般,忽而輕快忽而緩慢地傳出來,不一會又變成萬馬奔驣似的聲音,聽來真是壯觀。

    坐在台上的觀眾,被舞者恰如其份的手勢,他嫺熟的肢體動作,和樂聲配合得天衣無縫,看得令我驚呆,呼吸差點屏息了。第一次見到這種藝術表演,音響和舞者之手搭配很得體,讓觀眾聽得如痴如醉。

    就這樣45分鐘的「春之祭」表演,舞台上完全由薩維耶、勒華一人獨掌全場,黑色的佈幔,燈光完全投射在他身上。隨著他手勢動作的快慢,配合已先錄製的音樂聲響,動作與音樂的演出,完全無隙可擊,更看不出舞者指揮手勢的動作,與音樂之間有何破绽。

一般來說,聽障者聽不到聲音,耳朵也不是怎麼的靈敏,音樂欣賞對他們而言,難如登天。但是,藉著人工電子耳及助聽器之助,以及聽者一對銳利的雙眼,欣賞舞台劇,聽障人的聽覺,也能由此突破,從中體會到表演藝術的精髓。加上舞者僅以簡單的指揮手勢,搭配音樂聲響,讓身為聽障的我們,透過手勢與聲響,勉強可以欣賞高水準的藝術表演。台北盆地夜晚的天氣仍然很熱,實驗劇場內座無虛席,看來跑趟國家劇場觀看,是很值得的。

    很高興看到政府邀請國外藝人來台灣交流,表演這種「不跳舞的舞蹈」,薩維耶、勒華表演的「春之祭」音樂舞蹈,真讓我們聽障者大開眼界。
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20180427_095401.jpg

IMG_20180426_054530.jpg

IMG_20180426_145837.jpg

IMG_20180428_060241.jpg

IMG_20180429_153551.jpg

素密達山稜線迷路記

 

 

    登山最忌迷路,尤其是在天候不佳時,碰到迷路如何因應,這件事很重要,千萬不可掉以輕心。下面是奇哥2018/04/26第二度參與聖稜線o型路線縱走活動,在稜線上遭遇到的真實困境,與如何解脫迷路的情形。特別是聽障者聽不到聲音下,又無法以無線電和同伴聯絡。

這次參加政大523登山隊舉辦的聖稜線o型縱走活動,26日早上由池有山登山口開始,在山中行走的奇哥,排在十人中倒數的第二位,領隊在前方帶路,523登山隊的隊長押後,第一天平安抵達新達山屋。27日早上一行十人,六點半由新達山屋沿著草原緩慢上升到海拔高的品田山峰頂集合,途中見到右邊的大霸尖山系,雄偉地矗立在對側峰巒中。而品田山就在前方不遠處,沒想到一路緩緩上升的路面,往品田山的山路,1.4公里竟花了將近兩小時多的時間。在山頂休息二十分鐘後,準備垂直下降到品田山下方的一處平台,由下方平台再作第二次、三次的垂降,然後上升翻過素密達山頂,再下降到素密達山屋休息。

    十人陸續在品田山集合,並休息一會兒後,開始準備垂降,因大家都有帶安全腰帶,只有奇哥一人沒有準備安全腰帶,僅帶兩條童軍繩擬替代腰帶,而被領隊兼響導的游大哥痛罵一頓。他說枉費他在臉書再三交待,出發前一定要檢查裝備,該帶齊的就要帶缺一不可。因奇哥仗之前有受過垂降訓練,也曾爬過品田山,知道在忘了帶安全腰帶情況下,如何變通又能安全地垂降。依理登山領隊交待該帶的東西而沒帶,是自己的不對,除了說聲「對不起外!」更默默地承受他的痛罵。待游大哥氣消了,他對奇哥的忽疏還是原諒了,並把身上一條備份的安全帶,拿出綁在奇哥腰間,以策安全。奇哥慚愧地低下頭來,說聲謝謝!然後依游大哥的指示,利用安全副索及主索,採人與背包分開處理方式,背包先集中吊下去,然後人再逐一下降,直到大家都平安地完成垂降為止。

下降後接著是背著背包步行上升到素密達山,這時已是上午11點多,天空原先是萬里無雲,中午過後突然暗下來並刮起一陣風,接著開始下起細雨,不多時,濃霧片片飄來,背著重背包,在隆起凸凹不平的稜線上行走,本來就速度不快,並耽心窄路上若腳步站不穩,身體會失去平衡,有可能跌落山谷的危險,因而戰戰兢兢地行走。

    也因背包的確太重了,走路速度變慢與前行的隊伍,距離越走越遠,在濃霧中前面的隊伍消失了。原先稜線上能見度還有幾十公尺。但是,越往峰頂爬,霧越來越濃,最後能見度剩下不到5公尺。在找不到正確山徑走,換上原在後方押隊的小楷隊長打前鋒,奇哥緊跟著他身後行走。沒想到小楷隊長跟著上方的一座指標,登上峰頂,一看峰頂下方竟是斷崖-無路可走,便退回原地。此時,細雨中霧越飄越濃,能見度剩下不到3公尺,在看不到小楷隊長在那兒?慌亂中奇哥見到前方有個黑影,他以為是小楷。走近一瞧,非也,是棵高山矮松。但地面有三條不十分明顯的路,就在決定走時,感到背後好似有人投擲石頭提醒,回頭看四周沒人,接著第二、三次又感到有人在投石。這次決定停住,來個360度大搜索,先判斷石頭是由那方向投來的,在確定是由右邊上方投下來的,定睛一看霧中似有個人影在那兒。此時奇哥只能輕輕地移動腳步,不敢有太大的動作,因為他踩的地方,是45度會滑動的碎石坡,腳底稍有不穩,上方的石片就會往下滑動,或許人會被滑落的石片,推擠而跟著石片滑落山谷。

濃霧中看不到任何人,又找不到出路下,感到有些害怕。不知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情,是禍?是福?回想登山前的種種,發覺有很多事情,平常都不敢大方地說出來。

     在這性命交關的時刻,又怕心事沒人知,奇哥趕緊對著山谷大喊「小泥鰍我愛您!謝謝您平常對我的照顧。我得承認有時急性子,一氣之下就不和您說話。這是不對的,請您原諒我!

接著又想到自己訂的321計畫,即「完成300場馬拉松,捐血200次,爬完100座百岳。」這計畫除了捐血差1場外,跑馬還差60場、百岳差45座。若能活著下山,趕快把它給完成。

    站在不穩地表的傾斜坡面,額頭陣陣冒出冷汗,腳又不能移動半步,抬頭仰望上方的小楷隊長,以手語告知目前的情況,此外不敢多說話。待腳緩慢地抽離危險的碎石坡,走到小楷站立處穩定的地表區,確認安全後,才鬆了口氣。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據小楷事後告訴奇哥,他前後共投了4次小石子,第三次才打中,且有回應才能看到他。所以他一再告訴奇哥:「若發覺周遭情況不對勁,又有投石的動靜,雖不能耳聽八方,也定要眼觀六方,即上下、左右、前後都要試試看,若只回頭看一次,是沒有用的。」

好在奇哥登山前,有跟小楷及大家說明聽不到聲音的事實,因為聽障人聽不到聲音,手機在山裡收訊不佳。要如何聯絡,則是個大問題。所以他才想到以投小石塊方式,提醒迷路者及應當注意的方式,當作連絡的語言,否則在山中迷了路,又盲目地亂躥,消耗太多體力,若天候反常,地形、溫度低等問題,容易出事的。

    因濃霧讓前後距離無法聯貫,又看不見前方人馬,等小楷找到通往素密達山屋正確的路線的山徑時,已延誤有半小時之久。待濃霧散去時,才看清楚上面那根豎立路線距離的標桿,因多次造山運動的關係,被推擠而位移,與原來的路面產生水平約有5公尺遠的距離。好佳在,兩人在迷路半小時後,總算找對了通往素密達山屋的小徑。

    雨中、霧中兩人默默地行走,又經過連續垂直下降後,走過最後一道垂降陡坡,安全地回到林間小徑上,並在霧林中走1.4公里的山路,才到達素密達山屋。雖然行進中途十分疲累,還是不敢有所鬆懈。直到下午三點半見到山屋就在6.3公里路標那兒,拖著疲憊的身體,進了山屋雖然是安全了,可是手仍會發抖。此時另一位隊友,他趕緊遞上杯熱薑糖茶,給奇哥喝了暖暖身,謝謝他。

把登山背包往牆角放好,脫去濕濕的外套、內衣,換上乾爽的衣服,打開睡袋,鑽入睡袋睡覺取暖,將近二小時之久,直到被同伴叫醒吃晚餐為止。

醒來摸摸心臟,哦!心還會跳,活著真好!

 

    後記:事後檢討,發覺這次登聖稜線登全程落後,不只拖累領隊和成員,也給游大哥添許多麻煩。是因自己行前訓練不足,體能較差,加上背包過重,該帶的沒帶(如安全腰帶)不該帶的一大堆(如八寶粥、餅乾、畫具)這些東西增加背包重量,超出體能負荷甚多。在池有山登山口時,因陡上無法負荷,只好把多出的八寶粥及蕃茄汁共八瓶分給大家,以減輕背包重量。另分擔公糧5公斤重,原先背包內裝的東西,早已超出體力的負荷,所以領隊體諒我的能力,問我可否把多出的東西(公糧),請服務人員幫忙背上山,每天每公斤200元,第一天分擔2公斤,第三天3公斤,第四天分擔2公斤,讓我登山時有喘息的空間,謝謝領隊的體諒。

因個人患有氣喘症,在3千公尺以上高山,呼吸較不順,行走速度較慢,事前已跟領隊及游大哥說了。在海拔高度3千公尺以下,行走速度又恢復正常了,所以由369山莊經雪山東峰下到七卡山莊時,雖然比他們晚十分鐘出發。但是,速度反而超越在最後面的鴉哥和鴉嫂,提早十鐘到七卡山莊。感謝游大哥來函指正文章內錯誤所在,並謝謝他灌輸正確的登山觀念給我,也謝謝小楷隊長全程在後面押隊,讓奇哥能安全地走完聖稜線全程。

2018/05/09  次修正

 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畫我榮總水彩畫創作始末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畫作及展場佈置

     2016年2月中旬接獲醫院社工室林組員的訊息, 告知7月1日到31日是施宏錡「畫我榮總」水彩畫的個展日期,感到高興也很惶惑。高興的是總算可以把自己的理想,透過畫展讓大家了解到榮總「空中花園」的建築景觀;惶惑的是主題僅有構思,畫作還沒完全畫好。

之前看過很多人主題畫展的創作方式,加上有大哥的鼓勵,才決定開個展。從2014年退休後,就開始構思如何才能呈現主題創作畫,以「畫我榮總」為主題展現出個人對榮總的情感。

 

「畫我榮總」主題以「心繫榮總,胸懷藝術。」內容以北榮院區的人、事、物為主。畫者在北榮服務16年,工作安定與醫院同事相處和睦,且有機會進修、作畫,北榮有如衣食父母,因而對它產生深厚的情感。同時畫者也基於本身學建築,所以想繪出與眾不同的畫作,以表達對北榮的感念。水彩畫除作藝術欣賞外,同時展現畫者藝術的涵養。畫作「心靈的花園」是希望在醫院的病患及家屬、醫護人員、訪客,能撥空到空中花園欣賞美景,在「靜耘坊」坐下來喝杯咖啡、舒解生病住院、工作情緒上的壓力。參觀者透過看展覽,了解臺北榮總的建築、醫療設施與庭園景觀,則畫者開畫展的目的算是達到了。 

   雖然主題已定案,剛開始列出要畫什麼題材的畫作,從那個角度切入,還拿捏不定。自己在榮總服務16年之久,在醫院維修過的建築物,看過的樹木、花草,對它們生長環境很熟悉,應有可入畫的題材,加上本身學建築,畫圖尚可說得過去。但是,只有半年的時間,在不求量只求質的前提下,決定推出24幅畫作。原先社工室承辦人簽陳的公文,說明展出約35幅左右的畫作。後經評估半年的時間,要畫出35幅作品,對我來說是太多了,加上一大堆雜七雜八的事待做,沒把握能如期完成,最後決定維持原先的構想,仍為展出24幅水彩作品。

    從確定展期起,像承接工程一樣,列出計畫進度表,思考畫面要如何安排,才能代表臺北榮總的特色,也在榮總拍了許多張不同天候下建築物的相片,晴天、陰天、雨天等,來來往往的醫護人員、病患、訪客等,企圖從不同的相片中,挑選出最能代表榮總的建築景物與人物,當作畫的題材。期望能依進度如期完成。

就這樣原先的計畫,在兩個月內完成24幅畫作,平均每周要完成三幅畫作,畫好再撰寫畫作說明,一步一步地完成每幅畫作。可能是構圖思考時間太多,預定兩個月畫完,變成三個月才完成20幅畫作,到了六月端午節前天,也只完成22張畫作。(不包括已畫了一半,圖面不佳而捨棄的四幅畫作)這時所承受開展日期逼近的壓力非常的大,因訂畫框及畫作裝框也需要時間,深怕到時無法如期展出。

好佳在,平常有參加繪畫社團,周四伯朗咖啡畫會的水彩課程,每次上課時間,可以把畫作帶去和繪畫同好一起討論,也可請老師對畫作構圖、色彩提出意見,讓畫面更確實不致展出後見不得人。

5月底訂畫框,店家要求最慢在6/15前把全部畫作交出,他們才能依實際畫作大小,特色製做新的畫框及裝框,始能如期在6/29前把24幅畫作完成裝框送到榮總。

接下來就是展場佈置的問題,事前有到台北市原民風味館,參觀希巨蘇飛的「翼尖與刀鋒」跨境個展---漂流木雕刻展。看到那些漂流木,在雕刻家希巨蘇飛一刀一斧刻畫出來的作品,有種說不出的感動。因為木頭上的刻痕,表現出刀鋒的「力與美」,且形狀自然,幾乎看不出有刀斧加工過的痕跡。更重要的一點,參觀他的雕刻展,順便了解如何把畫作佈置得有秩序與美感,方便觀者欣賞。

看完漂流木雕刻展,對「畫我榮總」展場佈置的方式,更了然於胸。

佈置的原則,是把畫作主題放在前面,依序是悼念,懐舊,創新,四季等畫作。並把兩幅荷花放在後面,表現出春、夏、秋的季節,也讓觀衆看完荷花,有涼快一夏的感受。

7/1早上八點開始掛畫,因已確定掛畫的順序,在同事之協助下,兩人十點半很快就把24畫作掛好,並略為調整高低,使畫框底部齊平。十一點雅惠、冠帆在秀璘帶領下到會場,由他們兩人主持撕掉「那一年我們在軍艦岩」畫作上保護面板的紙蓋,接著「思源長青舊事知多少」與「心靈的花園」兩幅畫作,也是請該幅畫中的女主角,分別揭開畫紙完成揭幕儀式,至此畫作便如期開展。

 

7/5下午在現場看了整個動線上的畫作後,決定把另一邊牆面「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」和「動力的心臟」的兩幅畫作,移到員工餐廳入口,讓Z 型展場牆面有整體感,且視線可一致性。但是,對面牆壁上的兩個展覽空框位,因是直式,而多出的兩幅畫作則是橫幅,因尺寸太大放不下,又沒有多餘的吊勾可以吊掛只好算了。7/12聯絡承辦人詢問可否自己購買掛勾,把兩個空展覽框掛上畫作?最後他們找到倉庫尚有兩付掛勾可用,也就把暫時寄放在051病房的兩幅小畫,移了過來掛上去,才解決空框的窘事,也讓個展由24幅變成26幅畫作。

有趣的事是我到051病房向行政人員說明要把舊畫拿回後,在她陪同下拜會病房新護理長,並把暫時掛在051病房牆上的兩幅八開大小水彩畫作拿下來。(前年原任護理長調升到161病房,新任051病房理長不知道我就是該畫的主人。)她見我把畫作拿下來,曾一度力阻我,並質詢為什麼要把畫帶走?後經病房行政人員姚姐向她解釋,說該畫本來就是我的作品,三年前暫時寄掛在051病房走廊,免費供病患欣賞,才讓我不致變成盜畫賊。不過她的態度很強硬,要求展後把8開的畫作掛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水彩畫作命名的過程

     一直想把心中所思、所想、所見、所悟以畫筆繪出。除了現場觀察與速寫外,也把畫作的景物拍攝下來,從眾多不同角度拍的相片中,找出最能代表榮總的建築與景物,思考如何構圖及表現方式,要如何畫才能把心中想表達的意思,以畫作顯出來。事前尋找畫作的題材與構圖方式,畫好再做文字修飾。在畫作命名過程中,有時無法想出能夠代表畫作名稱的題字,加上開展在即,壓力大讓我感到很痛苦。以下介紹24幅畫作的名字,讓大家認識奇奇的畫,想要表達的內容,作品風格。

1、孤挺花與建物

    家中客廳窗外的花架,種植一些植物,包括四季春、翠盧利花,九重葛、孤挺花、左手香,其中又以孤挺花三盆為最多。孤挺花在三月初及六中旬開花,花開後第三天很快就謝了。我很喜歡這種花,看著花開花落,常把握花開時,畫板舖上畫紙現場揮酒畫下來,以練習觀察與畫技。這次畫展想到何不把花加入畫作,讓畫面有不一樣的視覺效果,才會有「孤挺花與建物」這名稱的畫作。

 

2、窗  外

    辦公的地方在動力大樓的五樓,東南邊是中正樓,東北面的對面是長青樓及臨床醫師訓練中心,遠處的山頂,是紗帽山及文化大學的建築物,山腳下是天母市區。

    每當工作累了,就會走到五樓梯間的一端走一走、休息一會,透過梯間玻璃窗,仰望窗外的風景,看天空變幻莫測的雲煙和遠山;偶而也會下樓,到臨床醫生訓練中心維修漏水或房間修繕。下雨的時候,沒有出去走動,而在樓梯間的平台,透過窗眺望紗帽山和文化大學,讓心情放輕鬆一下,久了這兒便成了私人散步的空間與放鬆的地方。

    梯間窗台上的一些盆栽植物,是六樓補給室同仁栽植的,這些綠色植物讓我養眼,又能揮發想像力,這次把植物也加入畫作,畫題的名字就叫「窗外」,非常謝謝他們。

 

3、天  橋

    畫作原想命名為「雨中即景(二門診休閒廣場)」,後來覺得畫題的名稱與想法相去太遠不能表達心中想表達的意思,最後決定以「天橋」這兩字為畫作的名字。

    其實「天橋」畫作名字早就有相似的畫面可取用。但是,這張畫滿特別的,說它是「天橋」也很親切,因天橋剛好夾在兩棟建築物之間,下雨或刮颱風時,工務室的同仁,都是利天橋才能在颱風天不淋雨,進出到各棟建築物去維修。更進一步說「天橋」是中正樓等各棟建築物病房,維生所需的機能都是由動力中心24小時輸送過去,動力中心在台北榮總地位的重要與作用,而天橋是溝通兩座建築物往來的橋樑,所以才取名「天橋」。

    畫面上的前景則畫出雨中病患與家屬,在二門診前廣場來往走動的情形,人來人往含有溝通交流的意味。

4、建築五代同堂

前言: 台北榮民總醫院成立於民國47年7月1日,48年3月開始門、急診作業,同年11月1日正式開幕。第一門診的建築物,於1968年(民國57年9月26日)取得陽明建管字第4087號函使用執照。台北榮總由1958年7月成立到2016年,現在醫院也已滿58周年了,依每12年以一輪計,從1958年開始,到現在(2016年)現存的建築物也有48年之久,如以十二年為一世紀,則這五座建築物猶如五代同堂在一起的家人,故畫作取名「五代同堂」。

 

     畫作是由永明圖書館十層樓高的屋頂,鳥瞰台北榮總院區建築物情形。畫面處理原則:把前景雜亂無章的違建去掉,地面來往頻繁的車輛也不畫入,僅保留少許人物走動。前景中央留出大片空地,右邊現有老榕樹繪出,凸顯建築物群的和階與左邊新建門診在圖上達到平衡,地面點綴一些人物在走動。「建築五代同堂」與「孤挺花與建築物」背景雖相同建物角度相同,但兩幅畫作的前景一側有大樹遮蔭,而另一幅的前景則以孤挺花來平衡建築物。

下述是依建物先後蓋好的順序,點出五座不同年代時,建造完成的醫院建築物。

 

    第一門診、    建於:57.09.26-陽明建管字第4087號函

思 源 樓、    建於:64.10.29-64使字2071號  (在中正樓後方)

第二門診、    建於:67.02.01-67使字0271號  (在新建門診大樓後方)

    中 正 樓、    建於:78.10.25-78使字0645號

    停 車 場、    建於:84.04.29-84使字第200號

醫學科技大樓  建於:97.04.09-97使字第0138號 

    新門診大樓    建於: 103年施工預定106年完工

   

5、思源長青舊事知多少(93年SARS事件)

SARS始末:台灣從2003314日台大醫院第一個SARS病例,到200375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台灣從SARS感染區除名,近4個月期間,共有665個病例,其中180人死亡,死亡率高達27%,醫護人員佔6名。(WHO 重新篩選將感染病例下修為346人,死亡人數37人)

封院風暴A醫院因未做好院內感控,導致SARS疫情禍延全台,單是醫院就是全世界SARS事件最高死亡率單一地點,總計一個月內造成150人感染,35人死亡。而台北榮總把長青樓列為管制病房,並將9、10樓病房全改為負壓病房,專門收容患SARS病人。

心得:SARS至今(2016)雖已時隔13年,現在推行的PGY也是因此事件而起,然而有多少人還記得那些因「封院風暴」所遭受傷害的無辜病人和家屬?還有進出病房的醫護、行政工作人員?對於未知傳染病的恐懼、因缺乏經驗所下的錯誤防疫政策、種種人事行政上的疏失,這些因無知與恐懼所犯下的連環錯誤,誰對誰錯,並非我們所要追究的重點,但事件所造成的傷害、避免一再重蹈覆轍,才是我們應該銘記於心的。(以上參考網路文章,並加以增刪)

 此次「畫我榮總」畫展,其中畫作「思源長舊事知多少」是描述當時SARS的情況。當時醫院為減少疾病傳播,而設立緊急傳染病房,以便把疾病管制住。非必要人員不得進出病房管制區。畫者因工作關係,不能不常出入管制區,當時內心的恐懼,怕因出入高危險的病房,有被感染SARS病菌,而生病或死亡的可能,那時的心情,非一般人所能體會到的。

    好佳在,每次進出SARS管制病房,均依醫院標準作業程序,戴上N95口罩手洗乾淨噴上酒精消毒,始能進入病房工作,完畢退出丟掉口罩,再把手洗乾淨,以防止被感染,總算平安地渡過那年的SARS風暴。

   「往者已去,來者可追」為了悼念,以當時緊急將9、10樓改建為SARS病房的長青樓建築物為背景,右邊的思源樓,兩棟建物因太靠近,在防疫上有不可密切分割的關係。左前方畫出百合花,是用來紀念已去世的醫護同仁,右下方為社工師,人物表情暗沈示意悼念。右後方為現有的植物-羊蹄甲,三月中旬綻放出花朵,象徵冬去春來。

 

6、二門診入口前廣場

   畫面右邊建築是已拆除的三門診,而二門診入口前廣場,不久也要配合新建門診而拆除,改成共同的大廳,2~4樓則為新建門診聯通一、二門診的新通道。去年趁二門診入口還沒拆除前,以16開大小的速寫本畫下來,然後再畫成四開大小的水彩畫,供後人回憶。

 

7、生物醫學研究中心

    這棟建築物早期是蔣經國生病住院醫療的地方,共有三座三合院式配置的平房,左邊兩棟建物未畫出,但房屋格局相似。以前門禁森嚴,一般人不能接近,蔣經國過逝後,一度改為海外學人宿舍,供應聘到榮總看診及教學部研究之教授寄宿。幾年前生技醫學剛萌芽,才改為生物醫學研究中心。畫出這座建築物,讓大家了解榮總的發展與過去的故事,算是另一種懷舊吧!

 

8、西苑七號

    西側首長宿舍及各級主管二樓連棟住宅,自從雷副院長榮台中榮總醫院院長後,原有的首長宿舍一直空著無人住。加上醫院因擴張與發展的關係,供做門診看病診間樓地板面積一直不敷需求,才將三門診拆除改建為地上九層,地下二層的新門診大樓,連帶地西側宿舍的舊二層連棟宿舍,及三棟獨棟式的副院長宿舍一併拆除。「西苑七號」此幅畫作多少是憑印象併揍與參考現址景物畫出來的。也算是一種回憶。

 

9、那一年我們在軍艦岩

    畫面上的兩位人物,是畫者在台科大研究所進修時的學弟與學妹。學弟在一次的車禍中失去一條腿; 學妹在做實驗時,不幸發生爆炸導致兩眼失明。經過幾年的醫治,與身心復健才完全康復。但是,雙眼從此看不到東西。十年後我們又碰在一起,為了鼓勵他們走出身心障礙的陰影,走向大自然。於是有空帶他們登山,練習在困境中如何應變與適應。畫面是描寫他們登上軍艦岩時的情形。此次畫面思考要如何構圖,才表現出身障者不屈不曉,克服困難,不因視覺、肢體的阻隔,還能走上崎嶇不平的軍艦岩鳥瞰台北市區,藉以點出身障者「永不放棄」學習的精神,以鼓勵更多的年輕人走向大自然,擺脫身障的陰影。

 

10、心靈的花園

    中正五樓空中花園,是綠建築的延續,也是畫者在榮總任職時,承辦的大工程之一。花園從94年完工開放以來,到現在也有11年了。但是,裡面的花草、樹木種植實在是太貧乏了,平時也缺乏保養。之所以畫「心靈的花園」,是希望能透過畫作,讓來院住院的病患、訪客及醫院的醫護人員,知道台北榮總有座「空中花園」可以讓病人、醫護人員、訪客放鬆身心的地方。順便把醫院這座空中花園推銷出去。希望院方能重視這座全台灣醫院獨一無二的「空中花園」,能回到當初設計時所提出的「景觀治療」功效。圖中病人坐在輪椅上,由家屬或看護人員,推到花園咖啡雅座晒太陽,喝咖啡或抽支煙; 或是護理人員到花園賞花,舒解生病住院及工作上的壓力等苦悶。

 

11、遠眺紗帽山

     圖中三名醫護人員擁在一起眺望紗帽山,遠處的文化大學,在晨霧中若穩若現的。醫生、護理師注視者遠山,不知此時他們心中在想什麼?畫此幅畫作的用意,是希望能引導病患、醫護人員到「空中花園」走動,達到舒解生病、工作壓力的功效。

 

12、清晨的訪客

    中正五樓空中花園,每天清早第一位到花園報到的不是病人而是鴿子。是的!因為醫院建築物設計的關係,每層外牆有凸出約45公分寬的平台,且平台十分穩密,由下方看不到平台上的情形,因而成了鴿子的家。每天清晨它們都會飛下來覓食。畫面是雨後一大群的鴿子飛下來,在花園地上覓食的情形。七點前沒有人到花園散步,花園反而成為鴿子的天堂。

 

13、山雨欲來

    描繪「山雨欲來」這幅畫作時,空中花園的天候就像當時的情況,與前面三張畫作不同的地方,畫面除了有樹木、花草,圍籬,此外空無一人。也意味者天候的變化,讓病患及家屬提早回病房躲雨。

 

14、門診的春天

     這張「門診的春天」是描繪一門診前面花園廣場的情形。陽光和熙的天氣,病患走出病房,與訪客坐在「大德曰生」上方的廣場。左邊為一門診及湖畔門診,右邊露出一點點的大樓是中正樓。初春時分天氣晴朗,病患與家屬坐在花園的座椅上晒太陽,聊聊天,畫面木棉花樹光禿禿,只留下肢幹,表示冬天剛過。

 

15、春到榮總

    三月中、下旬台北榮總二號大門長橢圓的花圃,裡面種植的杜鵑花正盛開著,3分之1的畫面,幾乎被盛開的杜鵑花所蓋住。坐在花海包圍的地上畫畫,視線所及盡是杜鵑花與建物,看不到在走動的人群,眼中只有花海與建築物。杜鵑花盛開代表春天到了,因而畫作取名「春到榮總」。

 

16、木棉花的春天

    三月下旬有一天,為了取景及畫作的構圖,經過一門診馬路旁的人行道時,見到人行道上掉落些許枯萎的花朵,抬頭一看樹上還掛著幾粒火紅的木棉花,有的枝椏垂得低低的,與畫者身材一樣高,花朵垂手即可觸及。此時靈光乍現,於是「木棉花的春天」就這樣誕生了。

 

17、欣 欣 向 榮

「欣欣向榮」畫作原先的構圖,是由三號門左邊的向日葵花海,及後方榮總的中正樓、思源樓、精神樓、醫學科技大樓與停車場等建物包圍而成的範圍。原先想以「向日葵與榮總」為畫題,因為向日葵花都是面向陽光開花,陽光帶來新希望,用「陽光」來表現榮總的精神,也很恰當,以花迎向太陽來表現榮總的陽光面。朋友建議取名「陽光榮總」,後來覺得「陽光榮總」標題太過直白,加上畫作上的陽光不夠強烈,經再三思考,最後決定取名「欣欣向榮」較中性的文字,且意境也含蓄些。就這樣「欣欣向榮」畫作的名字出現了。

 

18、中正荷趣

大型醫院每家院內都有池塘等水池的設施,池塘除了蓄水供醫院做消防救災用水,兼具景觀遊憩、調節氣候等多功能。此次以中正樓與動力大樓建築物為背景,荷花為近景,初夏池塘的荷花亭亭立玉,點出「中正荷趣」主題。這張是在湖畔門診建築物一樓,仰頭看中正樓並蹲下來作畫,讓畫作上的荷畫能和建築物融為一體,在悶熱的夏天,來院看畫展者,感覺現場有荷香味,涼風褶褶吹拂的涼爽感。

 

19、湖畔門診即景

    往護士宿舍A、B、C棟走道左邊方向,透過池塘看湖畔門診與二門診,可想像荷花生長後畫面的情形,讓醫護人員、來院就診的病患、民眾、看了能感受到池塘荷花的美景,為他們提供視覺上的享受。

 

20、榮陽隧道風景

    以前由臺北榮總到陽明醫學大學是要繞院外的道路,才能到陽明醫大,自「榮陽隧道」完工後,才不必繞遠路。這座隧道是臺北榮總與陽明醫學大學往來的交通要道,也是琪里岸山系的聯絡通道。原先隧道只能單向通車,隨著陽明醫學院改制為大學,校方與榮總人員往來頻繁,才拓為雙向車隧道。但是,進出仍受門禁管制,學生或醫生開車往來榮總與陽明醫大,若有申請通行證,始能由榮總開車經此隧道,到陽明醫學大學教書,否則只好繞道多開一公里,即使不開車,徒步穿過此隧道到榮總看病、實習都很方便。

 

21、磺溪遠眺榮總

    流經天母地區的磺溪,這條溪流兩岸堤防下的道路,以前是畫者騎車、跑步上班的路線之一。每年二月底三月初,溪邊兩旁栽植的山櫻花樹開花時,非常的漂亮。由此處遠眺榮總,畫面感覺非常的棒。溪邊一年四季植栽不同的花草,開花時感覺很美。透過此畫作,讓人們知道,櫻花盛開時,在磺溪散步並遠眺榮總,景色真的很漂亮,在櫻花步道下散步是件很愉快的事。

 

22、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

     畫中左邊的煙蔥,是畫者以前上班的地方—動力中心。右邊西側的迴廊則是中正樓病患來此散步,乘涼的地方。原設計的建築師,他在設計時,已考慮到在西側留設公共空間,供住院的病患,與醫院裡的醫護人員到此散步、休息、看風景,藉以達到「景觀治療」的功效。

一時想不起該取何名稱,就直接以「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」為畫作的名字。

 

23、動力的心臟

圖面以室外重油桶及地面管線和煙蔥組成的畫面,且緊靠建築物,畫出動力中心設備細膩的一面。這是供醫院維生系統的一環,由鍋爐房產生的熱水、空調冷暖氣、醫療氣體,輸送到中正樓的機房,再轉送到院內各病房、開刀房所需的醫療氣體,冷熱水等設備。另外電力、給水、消防,等設備,均由動力中心輸送到各病房,地位重要,因而取名「動力的心臟」,意即心臟要夠強才能工作。

 

24、孤挺花與與建物

     主題雖是「孤挺花與建物」但是,以另一種手法畫出,背景簡單的建物,來凸顯花朵可愛的模樣。

 

整個畫展會場佈置的原則及順序,依畫面主題,悼念,懐舊,創新,四季的原則排列。並把兩幅荷花放在後面,讓觀衆看畫展看到最後面,有涼快一夏的感受。

 

7/5下午在現場看了整個動線上的畫作後,決定把另一邊牆面「動力大樓與西側迴廊」和「動力的心臟」兩幅畫作,移到員工餐廳入口,讓 Z字型牆面有整體感,完全掛滿感,更讓視線有一致性。當然也顧及生活廣場用餐的顧客,與來院的訪客,因在生活廣場餐廳內用餐,視線剛好觸及Z字型牆面轉角的畫作,為了不讓那面牆尾的兩個畫框空空如也,把畫移過來後,剛好把兩個空框填滿,也讓整個畫展視線及動線更流暢些。

 

但是,對面牆壁上的兩個展覽空框位,因只能掛直式畫作,而多出的兩幅畫作則是橫幅,尺寸放不下,又因無吊勾畫而空著十天。7/12社工室找出另兩支吊勾及網索,可以再吊掛畫作,因橫幅的畫作無法掛上去,只好暫時把8開已裱好的舊畫兩幅掛上去。因而展出畫作的數量,共計26幅水彩畫作。

 

https://betapanel.pixnet.cc/#/edit-article/46443229

 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0885.jpg

奧城舊市區夜騎

         12/9小妹傳來簡訊「周四晚上騎腳踏車到舊市區(DOWNTOWN)逛逛如何」,奇哥心想反正到奧城來,閒著沒事到城裡走走,看看舊市區也不錯,就答應了。

          12/11五點半小妹開車接奇哥和奇嫂到麗莎的旅行社,準備和麗莎一道夜騎。麗莎先帶我們來到辦公室旁邊的另一間屋子,小妹告知那間美髪工作室是她姐姐艾瑪開的髪廊,裡頭的艾瑪正在幫客戶理髪。跟艾瑪打個招呼後,便棄小妹的座車,改坐麗莎的七人座旅行車出發,因共有五個人要去市中心騎車,不換大一點的車載不下人。

車由保留區的住宅道路進入奧城舊市區,麗莎的用意,是要奇哥欣賞奧城舊市區古老建築的美,把這些建築物當作畫水彩畫的題材的參考,真的!這些舊社區的住宅外表雖然很老舊,但房屋外觀還是很漂亮有個性與特色。到了奧城爆炸紀念館,光是入口那片黑色高牆,還沒入內參觀,氣勢就讓參觀者震懾,夜晚牆上縷空的英文字,發出的光芒,彷彿是那些無辜的犧牲者,散發的英靈猶在。把車停在靠近郵局邊的廣場,下車步行200公尺到第四街公共腳踏車租借站租車時,看到腳踏車後方有兩個大籃子與坐椅,著實讓奇哥嚇了一大跳。因這與台北市的腳踏車租借站的車輛不同,更令奇哥驚奇的是,居然沒有剎車把手的裝置。後來麗莎笑著解釋,說剎車板就裝置在踩踏板上,騎時往前踩,要剎車時往後踩,並騎一小段給奇哥看如何把車剎住。

這種腳踏車後方的大籃子,可用來載貨的也可載人,但是奇嫂卻不敢騎,一來車實在太笨重了,二來座騎椅太高,坐上去腳跟無法著地讓她沒有安全感,怕摔倒受傷划不來且就醫費用是一筆不小的負擔,因而放棄夜騎逛街的騎車活勳。只剩下麗莎與她兒子,小妹、 奇哥四人一起騎車逛街。

沿著市區馬路先騎到DEVEN CENTER 50層大樓的開放空間。此時距聖誕節尚有十多天但開放空間庭園的樹木,早已佈置好聖誕的燈飾,夜晚燈飾大放光明,景緻很棒。接著穿過馬路騎到對街的植物園周邊人行步道,在長長的坡道騎下去,由另一邊騎上來感覺蠻有趣。穿過公園旁的溜冰場,見到不畏寒冷的市民正在戶 外溜冰場溜冰,他們不畏寒冷的天氣,在冬天溜冰,令人心生羨慕。這是該市植物花園冬天的特色(夏天則是戲水池)。再穿過另一條街來到奧城大巨蛋處,此時裡面正好有音樂晚會,來此聽音樂的市民與觀光客從街道四面八方湧進來,非常熱鬧。

站在奧城大巨蛋對街的人行道上,對著50層的DEVEN CENTER拍夜景,同時欣賞周邊建築物的夜景。在麗莎帶頭下大家騎車 到DOWNTOWN紅磚建築物的舊市區,這兒有條封閉性的運河,河道寬約四公尺,運河的位置比馬路低三公尺,除非您由馬路上走下來,否則看不到這條運河的存在。河面有平底汽船載遊客行駛其間,麗莎說今天的汽船可免費載客遊周邊,問奇哥要不要體驗搭乘一下?奇哥笑著搖頭,加上有腳踏車不方便,就放棄搭運河遊艇。來到運河上方馬路,牽腳踏車搭升降電梯下到河邊,再騎車繞著運河邊人行道上,在人群中穿梭,就這樣在舊市區與新建築間小路穿梭騎車,好玩有趣又可看到許多不同的人、事、物。

運河周邊有好多家不同口味的餐廳和酒吧,騎完腳踏車後,我們到有墨西哥風味的餐廳,嘗嘗薄餅塗上牛肉餡料加上蕃茄小切片,及另一家BBQ的烤肉和炸秋葵切片,沾點馬玲薯泥,別有一番滋味。隨後到酒吧體驗夜生活(限滿21歲),此時吧台上有位黑妞正在台上載歌載舞,沒想到小妹膽子好大,居然敢跳上吧台,與正在展示歌喉的黑妞一起跳舞,讓奇哥和奇嫂看傻了。今晚奇哥人雖沒喝酒,但在感覺上好似是 帶著幾分醉意回家,過個不一樣的生活,蠻有意思的。謝謝小妹接送和麗莎的招待!

 

DSC_0898.jpg 

 

DSC_0890.jpg 

DSC_0907.jpg 

DSC_0915.jpg 

DSC_0942.jpg 

DSC_0937.jpg 

DSC_0893.jpg 

DSC_0925.jpg 
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happy birthday.jpg 

奧城的生日晚餐

          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市COLCORD旅館任職的女兒(釆釆)邀請奇哥和他老婆2015/12/07到她上班的公司相鄰的50層大樓(Deven center)晚餐,餐廳位於第49層,這也是奇哥從1995年第一次到奧城旅遊以來,有機會在這棟剛完工不到四年的50層大樓參觀。透過玻璃窗鳥瞰奧城四周風景,一邊開心吃晚餐慶祝生日。

           女兒開車載奇哥夫妻倆到她辦公的地方,先把汽車開到50層樓旁的十樓汽車停車場頂樓停車,這一整層樓是她們公司(Colcord Hotel)專用的停車場。由停車場頂樓鳥瞰附近的大廈,若不加以注意的話,看到旁邊停放的幾部汽車,會讓人產生錯覺,還以為是在一層樓地面呢?把汽車停好搭電梯下到一樓,穿過圓型挑空四、五層樓高轉換空間的一樓大廳,來到50層高一樓水幕椅的地方。奇哥看到那漂亮又乾淨的座椅,有著一股想坐上去的衝動。此時釆釆提醒先別坐在那光亮如鏡般的台階地坪,他一時會意不過來,等會細看才發覺那凸出地面的台階,不是座椅而是水幕平台,水表面下舖鵝卵石,光滑的鵝卵石因被水表面蓋住了,不斷流動的水由邊緣流出去,才能保有波平如鏡的反射亮光,讓人誤以為是平面座椅的面板,若一時不察而坐上去鐵定出糗。奇哥仔細一看這水幕椅的構造,並用手去觸摸台階椅的平面及邊緣,才感覺是流動不息的水,水由平面向垂直面流下來,加上聽不到流水的聲音,才誤以為凸出的平台是座椅。沒想到平靜的水面,外表看不出有何不一樣。不由得佩服建築師的設計才華,居然能把水幕椅設計得如此迫真,真的像座椅一樣,只可遠觀近看,而不可坐上去的水幕椅。  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這棟大樓共有50層樓,一樓是大廳,地面二樓到48層樓是出租辦公大樓用的,49層樓是一般餐廳,50層樓則是私人專用的餐廳,僅供私人企業承租使用,包括開會、用餐,平常不對外開放。釆釆在這棟大樓旁的旅館任職,因該棟大樓屬於該旅館老板所有,所以奇哥有機會和女兒一起上樓並進入室內參觀,看看豪華的私人餐廳是何等模樣。

       私人餐廳畫分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區,都可透過大玻璃窗鳥瞰奧城四面八方景色。當天是星期一餐廳沒有人使用,所以室內空蕩蕩的,餐桌、座椅都以白色餐巾蓋住了。這時是下午五點半,透過玻璃窗鳥瞰四周景色,可望見下方奧市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。女兒說這層樓全是用作私人的宴會廳,包廂最小間是12人的餐廳,最多可容300~400人同時用餐。平均每位來賓最低消費金額是85塊美金(換算台幣是2,550元)算是奧城高檔消費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 看完50層樓的各窗戶外景,接著奇哥他們搭乘電梯下到49層樓的餐廳,在女侍者帶領下來到靠南邊的窗戶座椅桌,下方左邊不遠處可見奧城的大巨蛋,左上方隔兩條街區,則是奧城棒球場,這兩處周邊都留有很多空地,也有汽車停車場,可疏散進場的觀眾,如有活動則周邊交通仍會打結。右下角則是奧城最有名的的室內植物園和周邊的公園,植物園建物旁邊有棟獨立的餐廳兼咖啡館,冬天可坐在室內喝咖啡看室外溜冰場上的人群。室外溜冰場在夏天則是淺水池的景觀,這也是奧城特有的城市景觀。在大巨蛋和棒球場的中間是奧城最有名的老市區(DOWNTOWN)穩約間可看到運河及那座百年的紅磚建築物夾在新舊建物間。

         在49樓的餐廳最低消費額每人也要45塊美金,看您點的餐而定。想到同樣是餐廳,包廂式的私人餐廳與一般餐廳, 收費價差之大讓我大吃一驚。上周六她的同事克瑞辛蒂,請我們到奧城最有名的德州牛排館用餐(餐廳無限制供應花生),最低消費額每人也要16塊美金,但是仍大排長龍。來到這邊用餐就比那邊貴了三倍以上。奇哥衡量荷包不敢多點,即使釆釆說今晚她請客,奇哥也不敢點太多東西。最後還是女兒多點了一份紅酒,(她開車不能喝酒,所以只點奇哥的)算是慶祝奇哥生日快樂。套餐有牛、豬、羊、魚、雞鴨等任君選擇,想到在台灣很少吃牛排,就點一份七分熟的牛排,奇嫂和釆釆則各點一份鴨肉。

         前菜是六粒小麵包及一份大明蝦,蝦長約有18公分長大小,光是肉質咬在口裡就讓奇哥感到十分新鮮可口又好吃。小麵包則較硬而結實,把麵包切成小塊各沾上奶油吃。奇嫂說這家餐廳做的小麵包質感很結實,比德州牛排館那家好吃,因價錢不一樣,當然做出來的麵包口味質感就有差別。主菜是七份熟的牛排,搭配三根蘆荀條、小塊馬鈴薯、一些方塊紅蘿葡及苧齊。餐後端出的生日蛋糕,則是女兒特地情商主廚的同事,以巧克力在糖塊烘焙成的薄板上寫「生日快樂」字樣的蛋糕。不只糖塊可吃,整條蛋糕都很鬆軟可口。對於女兒釆釆用心安排在奧城最高的建物裡的餐廳慶祝生日,讓奇哥感到很窩心,就這樣愉快地渡過68歲的生日。   DSC_2018.jpg 

DSC_0737.jpg 

DSC_0754.jpg 

DSC_0766.jpg 

DSC_0770.jpg 

 
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0287.jpg 

DSC_0292.jpg 

DSC_0396.jpg 

DSC_0463.jpg 
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2265.jpg 

DSC_2257.jpg 

DSC_2247.jpg 

DSC_2244.jpg 

DSC_2231.jpg 

DSC_2218.jpg 

DSC_2203.jpg 

DSC_2199.jpg 

DSC_2184.jpg 

DSC_2168.jpg 

龍蝦肢登二格山記2015/10/12

前言:

所謂龍蝦肢,就是聽障(龍)、視障(蝦)、大腿肢障(肢)三者合在一起的簡稱。

為要幫助肢障學弟及視障學妹,協助他們完成攀登玉山的心願,針對他們障礙的特徵,設計一套適合他們的登山訓練,先前第一階段步行上軍艦岩及合歡山東峰等百岳基礎訓練已完成。第二步計畫2016年4月中登上玉山。但是,他們仍要接受背包負重長途行軍的訓練,而台北市郊的二格山和七星山,地形、路線與玉山的路線相似,才會把它們列入登山前的行前訓練。

今年八月初,文向文教基金會的依汎女士,來信邀請奇哥參與他們在二格山自然中心辦的活動,並與「生命教育志工同仁」一起聚會,地點就在新北市石碇區的二格山自然中心,她說也歡迎「龍蝦肢隊」的成員一同參加。為了能在同一時間完成登山訓練,並參與生命教育志工活動,所以把二格山登山排在9月13日這一天,並在當天早上七點半出發。

雖然猴山岳和二格山以前去過三、四次。但是,這次情況不同於以往,為了視障及肢障者的安全,在正式帶領他們進入山徑前,仍要勘查地形,因半個月前蘇樂迪及天鵝兩個颱風相繼侵襲,山路多少有些崩塌,在路面情況不明下,加上成員有身障,讓奇哥不敢太大意。因而在帶他們登山前一星期,奇哥帶著皮皮(聽障)兩人一起由指南宮的猴山岳,登山走到二格山勘查地形,確認登山路線安全,並了解二格山自然中心與二格山地緣的關係,如何能在很短的時間內,帶他們登完二格山後,再到二格山自然中心會場,而不會耽誤時間。

原先的計畫,是從台北市公館搭公車或捷運到木柵動物園下車,轉搭小公車方式到木柵貓空的草湳橋下車,再步行到大榕樹下,循阿柔洋產業道路步行至二格山登山口。上個月因颱風的關係,由阿柔洋產業道路進入二格山登山口,中途有一小段路面崩塌,考量肢障及視障者登山,若稍為不注意或重心不穩有跌倒的危險,所以把該路段剔除。等把所有的路線勘查完畢,包括下山到二格山自然中心的3公里步行距離。本擬由大榕樹旁的山徑進入到二格山,考量時間不夠,最後才修正由北宜公路進入。(謝謝皮皮肯陪我登山踏勘,又跑步三公里到二格山自然中心。)

就因為事前充分掌握了整個資訊,包括路線狀況、距離、所需時間、成員特徵,最後考量視障及肢障者方便,才決定以開車方式,由北宜公路直接開到二格山登山口,以縮短整個登山時程,並能在中午12點前,開車趕到二格山自然中心,與生命教育的志工們相見。

以下是「龍蝦肢登山團」整個二格山登山活動的過程

9月13日早上7:30我們於捷運公館站集合後,由冠帆開車載大家到北宜公路二格山休息站,稍事休息及盥洗,再開車到二格山入山的第二登山口,把車停放好後,下車步行500公尺至二格山與筆架山登山入口,8:45開始登山。這兒也是通往猴山岳與大榕樹及筆架山的交會點,往北可到筆架山,往西可到大榕樹及猴山岳,往南則是二格山。

剛開始有一段路是陡升的上坡,且地面佈滿了樹幹與凸凹不平的石塊,只要能平安過了這一段半公里的山路,往後兩公里的階梯路面就比較好走,所以步行時不求快速,只求能平安地通過險峻的山道。因我們速度太慢,中途一度停在旁邊,讓別的隊伍先行通過。因為雅惠的眼睛看不到路面的狀況,除了導盲杖與奇哥的肩膀可倚靠外,她要完全信任引導者,小心地走過不平整的地面。為了讓雅惠能有危機感,奇哥握著她的手,要她帶導盲杖觸地摸索,並告訴她一側是凹下去的斷崖或45度山坡,另一邊是陡上去的山壁,讓她自行藉導盲杖體驗地面及周遭的險峻,然後她的手再搭扶在奇哥肩膀上一起走。而冠帆則跟在鴻德後面,他以手搭扶在鴻德的肩膀上,兩人慢慢地走過凸凹不平的地面與狹窄的山路。素秋老師則牽著塔西跟在後面,就這樣大家跌跌撞撞地走,最後登上二格山平台。485公尺的距離花費50分鐘,平均1分鐘走10公尺,雖慢但很安全。由此平台可遠望四周,與鳥瞰台北市區和石碇地區。

稍事休息,大家坐在二格山三角基點旁的涼亭座椅上,喝水吃點東西以增加體力,此時微風徐徐吹來,感覺滿舒適的。而塔西則坐在一旁伸出舌頭喘著氣,奇哥見到了趕忙倒了一碗開水給牠解渴。雖然雅惠眼睛看不見四周的風景,奇哥還是向大家介紹四周的概況,東北邊山勢上下起伏的是筆架山連峰,因其狀似可置放毛筆的架子,故名筆架山。北邊是猴山岳,再過去遠處矗立的是101大樓,在雲霧中若穩若現; 南面可見到有千島湖之稱的翡翠水庫局部湖面,東面凹處的山丘就是二格山自然中心。

休息夠了,我們沿梯階走下二格山平台,續往第二登山口的涼亭走過去,此時是在稜線上走,地面全是混凝土覆蓋的石階或平台,每階踏步高度從12到30公分都有,級深28到35公分,級寬保持在120公分,一側設有欄杆。由此全是規律化的梯階直下到登山口,雖有上下起伏。但是,對視障者而言並沒太大的困難。所以改由素秋老師帶領雅惠,一邊讓她學習如何帶視障,及提醒路面狀況,同時與雅惠對話,消除她的緊張與不安; 冠帆則是可以獨自一人慢慢地步行,不過為了安全起見,還是請鴻德在一旁緊跟著他,必要時給他協助。這種高低不一的階梯,可苦了塔西,因在五人和一隻狗的隊伍中,就只牠年紀最老(9歲的拉不拉多犬,約等於人類的70幾歲),若梯階踏步太高,牠就會感到膽怯,不敢走下來或爬上去。碰到這種狀況,奇哥就過去抱著牠,協助牠安全地通過較陡的梯階,讓牠不至感到害怕,而願意向前走。

就這樣雅惠在素秋老師協助下,學習如何在稜線上藉導盲杖之助,勇敢地向前行。沿途碰到幾支登山的隊伍,他們對雅惠眼睛看不見路面,僅憑一根導盲杖及素秋老師從旁協助,仍能勇敢地向前行。紛紛給她打氣,因而沿途喊「加油!」的聲響,此起彼落。就這樣雅惠在大家的鼓勵下,利用導盲杖嘗試獨自前進,終於和素秋老師一起走完稜線步道,來到第二休息涼亭。奇哥看到他們平安地抵達,才鬆了口氣,雖然距離不算是很長。但是,她能在輕鬆氣氛下,平安地完成第二階段的階梯步行,登上又登下,看來邁向玉山的路途,又向前跨出一步。

為了怕他們口渴,又考量喝冷開水,對登山者而言,多少會引起喉嚨的不適或感冒的症狀。奇哥先他們一步趕到涼亭旁,把背包內帶來的瓦斯爐拿出來架起,再把1千西西礦泉水倒入不銹鋼鍋內加熱,並趁熱沖好咖啡,連小點心一起擺在涼亭的克難桌上。大家坐定趁熱喝咖啡及吃點心聊聊天。而塔西蹲在一邊,不銹鋼碗倒入開水, 100cc的水,不消幾分鐘就被牠喝光。

看錶這時是上午十點半,離約定到場的時間,還有1個小時半,當天天氣晴朗沒有下雨或刮起大風,我們輕鬆地喝完咖啡,再慢慢地走下山。回到登山口停車場,開車到二格山自然中心,下車後,文向基金會的李執行長、飛龍老師夫婦等人,早已在活動會場入口歡迎我們,讓我們感到很高興。

會場內有來自台灣各地的「生命教育」志工,稍後李執行長把我們介給給大家認識,能認識新朋友,覺得很高興。

後記:

若非二格山山上有休息涼亭,又有素秋老師和鴻德熱心的協助,奇哥是不敢單獨帶他們走這條路線,畢竟視障和肢障登山者要克服的困難,不只有路障與天候的問題,沿途有無可休息的地方也是挑選的重點。萬一天候突變或下起大雨,若沿途沒有公共廁所或休息涼亭等設備,對初次登山的身障者他們而言,恐怕會因一時碰到的困難與不方便,而感到有些氣餒,日後對登山會視為畏途,對登山熱情不再。好佳在登山前大家已在北宜公路旁的二格山休息站方便過,只要登山路途不超過2~3小時,加上有朋友扶持與陪伴,相信身障朋友登山是沒有困難的。

此次(登玉山前)的行前特訓,帶他們參與活動,是想讓人們了解什麼叫做不可能的事,因為成員中有聽障、視障與肢障,如何整合並帶領他們完成登山訓練,行前的規劃與準備很重要。這次以實際行動讓聽障、視障、肢障者探索登山道路,與一般道路有何不同,同時讓大家了解---只要有心做,凡事是沒有不可能做到的事。

下面是雅惠寄給我的信,原文照刊。

奇奇,以下是我的感想喔!如果你整理完後的文章,可以給我一份嗎?我留著紀念用。

另可以跟你要二格山的照片嗎?謝謝喔!

二格山裡的風,有股自由的味道;

奇奇煮的咖啡,襯著風、倚著木、曬著陽,喝下時,品嚐出的滋味,是一種人間好時的

甘甜。

今天以後,我又更靠近你一點。

一點後的一點點,點點後相連成的線,是我走向你的軌跡。

我終將站在你的肩上,同你的視野,府看著,這海島上,說不盡的悲歡離合。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龍蝦肢在合歡山DSC_2003DSC_2024DSC_2050DSC_2068DSC_2099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龍蝦肢在合歡山

        「龍蝦肢」是由三位不同障礙人士,組成的登山團隊。簡言之就是聽障、視障、肢障。他們計畫到合歡山爬石門山(3237公尺)、合歡山東峰(3421公尺)、合歡山主峰(3416公尺)等三座百岳。這個登山計畫是由已退休的奇哥發起,他為了幫助視障學妹、肢障學弟一圓登山的美夢,邀已退休的黃素秋老師一起加入「龍肢蝦」登山團,而7月12日的登軍艦岩活動,是登山前給兩位身障人士的基本訓練。
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是希望讓更多的朋友知道,分享帶領身障朋友登山的技巧與信心,進而推廣以一人帶一人的方式,展開登山活動,讓身障者也能夠和正常人的樣登山,領略登高遠望的樂趣,罷脫井底之蛙之譏,增加他們對生命的信心,即使身體有些許不便,也一樣可過著美好的生活。
08/02早上7:50奇哥由台北搭乘高鐵到台中站,冠帆則在板橋站上車與奇哥會合,到台中站兩人一起下車。出了閘門後,直接走到五號出口與雅惠會合,這時雅惠早已在車站志工的協助下,也來到五號出口,時間上配合得很好。接著奇哥以line聯絡素秋老師,請她開車到五號閘門接人,不到幾分鐘的時間車開過來,待三人上車後,沿78號快速道路轉往國道3號駛去,再在往埔里的交流道轉往6號國道向埔里鎮方向駛去。
上車後請素秋開車到埔里台灣地理中心。到了目的地下車,由奇哥帶著雅惠,沿梯階慢步走到地理中心標誌牌,順便讓素秋學習並了解如何帶盲人走路,這是訓練兩人默契的方法之一。稍後再由素秋帶雅惠到中心標誌兩邊半圓石牆旁,要她以手觸摸牆上的凹文解說碑的字,以了解台灣地理中心標示牌的重要與紀念性。對冠帆、雅惠兩人來說,這是他們第一次到這兒逛逛,覺得很新鮮。
在翠峰停車場前一公里處停車,下車坐在大石塊上吃午餐,餐後下午二點半他們終於來到合歡山遊樂服務中心門口。先停車上洗手間出來後,準備挑戰第一座百岳---石門山。三點十分整裝向石門山出發,雖然距離目標的百岳只有1千公尺左右,但因帶一位視障,而冠帆的右腿裝義肢,兩人走路較慢。
石門山登山口位於合歡山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北側,在台14甲公路400公尺右側。附近除了一處合歡尖山登山口旁的纜車站平台可以停五部車外,此外沒有多餘的空間可停車。車只好停在靠近遊客中心公路旁的一處路面寬敞空間,不影響道路雙向車道會車。如此一來對我和素秋老師而言是沒影響。但是,對冠帆及雅惠來說,則是多了步行400公尺距離的負擔。所以先向他們說明清楚,讓他們明白為何要多走400公尺。
雖然是下午三點半開始登山,奇哥希望早些爬上峰頂然後下山,以便早點紮營休息。但因登石門山的成敗,會影響到第二天登合歡山東峰及主峰。加上考量雅惠是視障,看不見路況,為了安全起見,奇哥決定親自帶她,讓她先適應高山地形,及海拔高度帶來的不便,慢慢地登上去,不急著登上峰頂。冠帆僅是右腿不便,則請素秋老師協助,並讓他們兩人在前面走,奇哥帶雅惠一步一步走,避開凹凸不平的地面,向石門山頂走去。
往石門山的小徑坡度雖然較平緩。但是,地面還是有凹凸不平的石塊,對於視力正常的人而言,是沒什麼困難。但是,對視障者而言,最怕被地表面有凹凸不平而被絆倒。好家在林務局早就將合歡山森林遊樂區的步道整修,讓步道的踏步成為有規律的尺寸,踏步寬30~50公分長60~100公分高則視地形調整從15~40公分不等,有規律的踏階讓雅惠藉著盲杖的模索,登上去時就方便多了。碰到沒規律的踏步或狹窄的凹路,只有慢慢地走了過去。因係第一次登山,祇求能適應地形不求快速,平安地完成就是了。從登山口到石門山地標水平距離700公尺,高低落差約100多公尺。走了約1小時,終於在下午4:50繼冠帆之後,雅惠也登了上石門山頂。
由於8/2是周日又是暑假的黃金旅遊日,來此登山的遊客多,大家排隊在標示牌前拍照留念。此地周邊腹地廣,不用耽心拍照時,腳步會踩空掉落山谷。為了能讓他們了解石門山的地形,與周邊山脈的關係,奇哥化身為豆油,指出遠處東北邊的山峰,配合標示牌上的說明跟他們解說,右邊尖尖的三角形山是中央尖山,左邊稍為凸出而圓的是南湖大山主峰。奇萊北峰在東邊,再往南走向較高的山是奇萊主峰。由石門山往東南方向看去,左邊是合歡山東峰,中間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武嶺(3275公尺),右邊有轉播塔天線的地方則是合歡山主峰。
         就這樣讓他們站在山頂,體驗登高遠望,看、氣勢磅礡連綿的山峰;聽、呼呼的風聲從耳邊擦過。帶他們走出侷限,踏出視野的第一步,增加他們征服山的「信心」。
俗話說:「上山容易,下山難」,這句話說得不錯!帶視障或肢障朋友上山或下山,每走一步都是個考驗,只要走錯或踏錯一步,難免會被旁邊的雜草,或是地表面凸出的石塊絆倒。登山只能顧前無法顧後,讓視障的雅惠在中途被石塊絆到兩次,好佳在她絆倒的地方,兩旁都是矮矮的箭竹林,這些草本植物救了她,讓她不致倒在地而上皮開肉綻;若絆倒處是岩層或礫石的路面,那她準有苦頭吃。奇哥一直設法不讓她給雜草或石塊絆倒,否則跌倒受傷,後面的兩座百岳就沒得玩,並把傷害減至最低。
黃昏時分四人總算平安地下山,奇哥如負重,拍拍身上沾的灰塵,抹去臉上汗水,繼續步行到今晚預定搭營帳的地方。原先有考量雅惠是視障,在外露營有些不方便。但是,暑假期間松雪樓與滑訓中心不容易訂到房間。在訂不到房間,又不能更改登山日期,只能以紮營方式解決住宿的問題,這也是不得已的措施。還好雅惠能接受在外紮營露宿方式,讓奇哥減輕壓力。不過對冠帆而言,他說住營帳睡不慣硬硬的地面,雖然營帳地面有薄薄的一層空氣墊保護,但是,他仍睡得不很舒服。
         原訂第二天(8/3)早上5點摸黑攻上合歡山東峰,順便看日出奇景,因考考量素秋老師上周六夜間跑半馬體力尚未恢復,加上冠帆腳不方便,決定延後登山。計畫7:00開始,實際7:20出發。拜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處的整修步道,往東峰的踏階,整修得整齊高低有規律,成為大眾化的登山路線,對視障朋友或肢障者而言十分方便。不過有些路段因配合地形,踏階高低還是不規則的,但是,對視障者影響有限。
登百岳前有在軍艦岩訓練他們如何登階,及留意腳下凹凸不平的路面,雅惠受過定向訓練,這些問題難不到她。倒是冠帆較不習慣踏階有太大的落差,因他的右腿裝上義肢,其關節彎曲及柔軟度,不如正常人的膝關節,所以沿梯階登上去多少會有些困難,尤其是高低落差太大的梯階,就需借助他人的力量,因奇哥要照顧雅惠,只好請素秋老師協助冠帆。
        因視障者看不見前面路況,因而奇哥成了雅惠的眼睛,為了讓她能馬上了解前面的情況,奇哥一邊協助她登梯階上去,一邊播報前面的狀況,如踏階從這兒開始,這是第一階,2、3‥‥20階,後面還有有多少?何處是平台,平台長度如何,讓她可以了解該怎麼配合她的腳步,是抬起腳登階,還是腳平伸往前踏在平台上。這樣的提醒前面道路的情況,雅惠倒也能配合梯階間距,拿出她受過定向訓練的本事,步步踏穩沒有落空,讓奇哥省事不少。
        為了讓大家有休息及喘氣的空間,以及防止頭暈或高山症,中途多次在大平台處停下來休息,待走到快傾倒的纜車站建築處,磚紅色的建築物,在整個箭竹林很醒目,也是中途的地標,奇哥趁著她們休息當兒,客串豆油解說員,告知纜車站的來龍去脈。40多年前,該地因係背陽山坡,每年有半個月到1個半月的積雪期,地點及坡度適合滑雪,因而林務局在此興建纜車道,山腰平台處闢建纜車的轉運站,由松雪樓到運轉站約600公尺長,在滑雪期間運轉,冬天的合歡山變得很熱鬧。有一年下大雪,雪的重量壓跨屋頂,讓纜車運轉站更加殘破不全,後因林務局經營困難,且維修纜車不易而任其荒蕪,終至運轉完全停罷。現在纜車不拆除,僅留著供人憑吊緬懷過往,奇哥以纜車站為背景,幫他們拍照,拍完繼續登上去。
這次一反昨天的情況,奇哥帶雅惠先在前頭走,在離東峰最後50公尺處,停下來休息,禮讓冠帆與素秋先行登頂。原因無他,因冠帆不習慣這種沒有規律上下起伏的踏階,一度有些氣餒,為了給他鼓勵,讓他先登頂,同時留意他登頂有無困難,必要時上前助他一臂之力。就這樣待冠帆、素秋老師登上合歡山東峰後,奇哥再帶著雅惠一步一步登上去。一千公尺的山徑,花了兩小時才走完。但是,在下山時,沒有壓力可加快腳步,回到登山口只花1小時10分,比上山節省50分鐘。
         在合歡山東峰山頂上,為要讓們認識四周的環境,奇哥化身成解說員,指著東邊的山峰說是奇萊山脈。奇萊北峰在北邊,中間最高的山,是奇萊主峰,越往南較高的山則是奇萊南峰。奇哥很自豪地說這三座百岳他都爬過。站在合歡山東峰,向北望中央尖山及南湖大山清晰可見,向北北西方向看去,可清楚地看到石門山的登山小徑,就在眼底,而西邊則是合歡山主峰,西南邊下方是台灣公路最高點-武嶺。
在東峰停留將近20分鐘,看錶快要十點了,奇哥心想若不趕快下山,則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內登上合歡山主峰。也就帶著雅惠先離開東峰下山,冠帆則由素秋陪伴慢慢地下山。(註:肢障者裝義肢,下山時較上山困難些。)
最後在登上合歡山主峰時,因是在汽車專用的道路上走,除了最後的200公尺外,完全沒有梯階,視障者走起來速度可較快些。訓練雅惠在坡道快步走,以適應山路地形,在確認快步走不會喘氣的情況下, 2千公尺的山路花40分鐘走完,較合歡山東峰快了1倍。
        因冠帆在四人中走路最慢,由合歡山主峰擬下山時,奇哥與素秋老師互換帶人,奇哥帶冠帆走在前頭,素秋老師帶雅惠,以體驗帶領視障與肢障有何不同。由車道步行下山時,冠帆的一隻手一直搭在奇哥的肩膀上,有時是右手搭在左肩,有時換成左手搭在右肩,不管怎樣都會讓奇哥感受到背部有一股壓力,也讓他了解肢障者走路,本來就有些不方便,奇哥猜想冠帆加快腳步走時,因有他人當支持物,快速地走身體才能保持平衡。若沒有支持物他只能一跛一跛地慢慢走下山。待下山回到登山口,冠帆才跟奇哥說這樣搭肩的走法,讓他戴假腿走路可加快腳步,感覺也較舒適些,正好證實了奇哥的看法。
        就這樣待四人都平安地回到登山口停車處,上車後,素秋老師開車載我們下山,回到台中高鐵車站,結束了兩天一夜的合歡山登山活動。這次「龍蝦肢」登百岳團算是很成功,不只增加視障者、肢障者的信心,讓他們也能登高遠望,享受山頂上的清新空氣與拓展視野。更感謝老天爺賞給我們個好天氣,兩天的登山期間山上沒有下雨,也沒有刮起強風,人員又能平安地上山、下山,真好!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1667DSC_1710

走錯山徑的奇遇
登山最忌走錯路,尤其是登富士山,有五條登山小徑可達富士山山頂,其中兩條下山的路徑重覆了一大段,若稍不注意,跟錯隊伍、走錯路線就慘了。下面是奇哥下山時因走錯山徑,變成失蹤,2小時後,讓帶隊的清水老師在久候無音訊時,緊張下不得不向警察局報案,下面是失聯6小時的經過情形。
在富士山標誌處拍完照後,下山依逆時針方向沿火山口的另一側走下山,有一段約100公尺長且很陡的路面,地面積了一層約一公分厚的乾灰泥土會滑動,登山鞋踩下去幾乎沒有抓地的能力而差點滑倒,好在路旁一側設有扶手欄杆,藉著欄杆之助,才能順利地走下坡。中途經過山頂公共廁所,牆壁上掛的溫度計,指出氣溫是攝氏6度,難怪大家都穿著冬裝禦寒。走到頂上看到同名「頂上淺間大社奧宮」的廟宇,讓我有點迷惑以為走回原點,後來經清水老師告知,才知這邊(西邊)的廟宇才是正宮,東邊那座則是分宮。入境隨俗,我們在宮內的賽錢箱投入硬幣,然後雙手合十敬拜,祈求神明保佑。
7點42分來到日本最高的郵局---富士山山頂郵便局---山頂上居然會有一間郵局,讓我感到非常訝異,因富士山一年有九個月多為雪所封,很少有人在這邊活動,僅在每年的7月1日到9月中旬開放,民眾上山膜拜,或是參加競走活動,才有事可做。郵局是否配合富士山開放登山而營業?奇哥心在想。先不管這事,反正跟著大家購買登頂紀念品,在紀念卡上蓋了登頂紀念章,把卡片寄給友人或自己,貼上郵票投入郵筒,或者把掛號信遞交郵局承辦人就是了。除了我們五名訪客外,陸續還有這多遊客進來,購買郵票及登頂紀念卡等周邊商品。
當我們回到頂上大社淺奧宮分宮,須由另一條道路下山,這是登富士山特殊安排的路線,藉以把大量的遊客分流,上山的走上山專用梯階,下山的走專用下山道路,有些地方的上山、下山兩條路還是會重壘在一起。因係第一次登山,加上對日文一知半解,以及相同名稱的八合目、七合目太多,讓我一時搞不清楚。本來應該是五人一起下山,回到山梨縣的吉田五合目。下山時我們五人分成三批,清水老師走在前頭,奇哥第三,剛開始沒什麼大問題,中途有二度休息會合再出發。沒想到從八合目走到七合目時,奇哥竟跟錯隊伍,與往靜岡縣須走五合目方向的隊伍下山。因到吉田五合目與須走五合目,下山的一段道路是共用。我們在下到八合目轉往七合目時,本來應該是左轉到吉田七合目與上山步道重壘的路線,再下到吉田五合目。當時只看到清水老師走在前頭,到了分叉路口奇哥看 到另一隊伍一行30多人往右轉,而左轉吉田五合目的路線,一個人也沒有,因而奇哥竟糊裡糊塗地,跟著那隊人馬一起向右轉,待那一隊走到七合目休息時,奇哥也跟著休息,順便在隊伍中尋找清水老師的蹤影。但是,遍尋不著,那時奇哥尚未察覺走錯路線,只覺得這條下山道路很好走, 90%都是砂土坡道少有梯階。中途看到幾名登山客中,趕了到前面一看,不是清水老師而有些失望。即使在下山途中加快腳步,連續超過三名女士,可是都不是她。約莫走了1個小時半以後,終於看到終點,看到標示牌上寫的是「須走五合目」,加上眼前的建築物,周遭的景觀與昨天早上的登山口不大一樣。打開地圖一看,糟了!事情大條了。奇哥竟然走到靜岡縣的另一處登山口,該地與吉田五合目的距離相當的遠。完了!此時奇哥相當錯諤,居然會走錯路,擬以手機聯絡清水老師時,告知我已平安下到靜岡縣的須走五合目,以便讓他們安心。這時才發覺出國時,沒有事先申請國際漫遊網,手機根本無法接通。中午12點10分,肚子餓得發慌,也沒心情吃午餐。先冷靜下來思考,確認是走錯了路,若循原路往山上走,再轉到吉田五合目,距離大約6~7公里多,對我而言登山不是問題。但是,會花太多時間登山,屆時他們是否仍會在原地?因而沒有考慮回頭走。
這時當地旅遊服務中心的翻譯人員,看到我在原地問東問西,主動走過來問需要幫忙嗎?奇哥與她們溝通後,才了解須走與吉田兩地相隔二十公里以上,路線成一等腰三角形,若搭計程車下山再轉往吉田五合目,最快也要1小時以後才能抵達。但是,車費是22,000日幣元; 若搭巴士至少要轉車三趟3小時半才能到達,費用約為2,500元日幣左右。但下一班車要等1小時後才有。衡量利弊與經濟,決定搭巴士直接到河口湖住宿的旅館與他們會合。並向旅遊中心的翻譯人員請求協助,代為打電話到吉田五合目廣播一下,內容是「奇奇已平安抵達須走五合目,會設法搭車到河口湖旅館,與清水老師他們會合。」他們電話聯絡結果,吉田五合目那邊的警察局,有打電話過來指名要我接聽。奇哥向翻譯人員說明「他是聾人,可以說話。但是,電話聲音聽不太清楚。」這時當地的警察透過翻譯人員要奇哥對著話筒說句話,奇哥照做了,再把話筒拿給翻譯人員請她幫忙接聽再轉譯給奇哥知道。就這樣直到下午二點二十分,巴士來了奇哥搭巴士下山,到了富士山町站再轉乘巴士到河口湖驛,下車看錶是下午四點,便直奔當地的旅遊中心請求協助。旅遊中心有免費的WiFi網路,總算撥通余桑的手機,利用line發出簡訊, 告訴他們奇哥因走錯叉路,現人已平安抵達河口湖,會到預定投宿的あさふじ旅館等候,請大家勿擔心。
過不了幾分鐘余桑回簡訊「キキさん請在河口湖旅遊中心原地等候他們。」表示我們聯絡上了。當下向旅遊中心的服務小姐道謝,正準備在此等候余桑和清水老師時,沒想到旅遊中心熱心的小姐,竟先幫奇哥打電話通知旅館的人接人,並告知奇哥10分鐘後會有專車接往旅館,讓他感激得很。本來奇哥搭巴士在下車前有問司機,到了河口湖驛後下車,再到河口湖的旅館要多久,司機回答「由車站走路不到半小時即可到。」而奇哥正準備這麼做。
在河口湖車站的旅遊中心等不到十分鐘,一位操國語口音的先生走過來問是否奇哥,「是啊!」他就說他是旅館派來的司機,請上車。奇哥正想解釋他還在等四名同伴到了再一齊走,他說沒關係請奇哥先到旅館休息,他稍後會來接他們,就這樣被請上車,司機直接把車駛到旅館門口,下車後進入玄關,馬上就有位服務人員帶奇哥搭電梯到四樓預訂的房間。
進了旅館房間,此時從另一房間走出一位妙齡女子,奇哥覺得此人很面熟,再看,啊!原來她是余桑的老婆,她在1小時前進住旅館。從河口湖旅遊服務中心到旅館,車程不到十分鐘,可見這家旅館的服務品質好又快。
在旅館等了40分鐘後,清水老師她們也到了,清水老師見到奇哥,劈頭就問您死到那裡去了,害得她報警找人,並很激動地說:「大家回到五合目時,發現奇哥沒跟著下山就有些慌了。等了很久,她耽心奇哥的安危,會不會在中途不小心跌落到山谷去。(六合目到五合目有一段地方是危險的懸崖和山谷,除此外其他路面很安全)他們在五合目等了一小時多,雖然振毅有向老師反映奇哥有可能是走錯路到靜岡縣去,最後她還是向警察局報案,請求出動搜索救援。」此時奇哥只能不斷地對老師說:素米麻繩、素米麻繩。
因清水老師已向警察局報案,依規定若失蹤人口找到後,一定要打電話向警察局銷案,因而奇哥趕緊尾隨清水老師下樓,清水老師借用櫃檯的電話打到吉田五合目警察局銷案。她要奇哥在旁邊的用意,是萬一警察局要求確認人平安時,奇哥可以在電話中講幾句話,證明是他本人無誤。
就這樣在下山途中時與清水老師等人分隔兩地的奇哥,經過6小時後,終於平安地在河口湖旅館與大家見面,結束了這段人突然失蹤,讓清水老師飽受內心的煎熬。也讓奇哥感受到這段驚險奇遇中,有很多貴人相助,包括在須走五合目時,旅遊中心人員協助翻譯及指點搭車下山的途徑。在河口湖旅遊中心有她們的協助,給予手機免費wifi號碼,以便傳出簡訊與余桑聯絡,避免清水老師等人還在吉田五合目苦苦等候。
晚餐時以日本道地的海鮮料理為主,慶祝我們登富士山成功,大家就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用餐,忘掉登山時的一身疲累。

後記:
雖然余桑在日本有租架wifi網路專用主機五人共享。但是,那主機只能在一定範圍內使用,若距離主機太遠則手機變成無用。河口湖旅遊中心提供的wifi號碼則在較大地區的範圍內都可連通。

DSC_1686
須走五合目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終於登上富士山
再往前走一步集中在一起,五個人排成一排站好,當地的維持秩序的大哥,一手指揮著,一手協助拍照咔擦一聲就結束了。我們走下標示牌,換另一批遊客站上去。2015/07/28這一天,對奇哥來說意義非凡,他和同伴-日文班同學站在「日本最高峰富士山劍峰」的標示樁旁拍照,實現登上日本最高的山~~~富士山~~~的計畫。
2015年7月27日早上七點半,榮總日文班同學一行共五人的登山團體,先把較重而大的行李,託新宿Sunroute旅館櫃檯的服務人員幫忙保管,只帶著簡易的登山背包走出旅館,再步行約400公尺到對街的巴士站,等候搭車到吉田五合目,準備登富士山。看到周遭都是背著背包,等著搭車到五合目的遊客,雖然大家相互不認識。但是,見面都會心地微笑著。
在清水老師帶領下,我們上了車廂找到座位坐好,七點四十五分巴士準時開車,向目的地出發。車行大約二小時後就到了富士吉田五合目,這時是上午九點50分。只見廣場上人山人海,一輛接著一輛駛進又駛出的巴士,載滿遊客好不熱鬧。下得車來,大家先到附近的商店購買一些登山必須品,裝入登山用的小背包,同時將一些不需帶到山上的東西放入行李箱,寄放在店家設置投幣式的寄物櫃內。看看時間還早,便四處走走,在富士山大社鳥居神社前參觀,由廣場向南望,氣勢磅礡的富士山呈現在眼前,富士山給奇哥的印象,底部是綠色的樹林,腰部以上都是暗紅色的,直接上到富士山頂,猜想山頂應是光禿禿的。十一點左右我們開始步行上山,並在入口地標拍張團體照,算是雪泥鴻爪。

登山入口前方右側有馬車載人到六合目,或單人騎馬的工具,因到山頂的距離才7.5公里而已。根據資料上山要走6小時,下山則只需走4小時,此時才11點,用走路方式應可在下午五點前到達目的地,雖然有人坐馬車,但因我們年輕力壯,且對騎馬或坐馬車沒興趣。快走到六合目時,小懶感到有些頭暈,奇哥教她用右手大姆指及食指在左手大姆指與食指中間按壓,可解除頭暈腦漲的毛病,小懶照做果然好多了。過了六合目,一路上只見兩旁滿是暗紅色的灰渣泥,或火山灰凝結而成的石塊,之字型上升的路面,一側以鋼網板擋土牆,擋住鬆而軟的褐黃色火山灰渣,地面鮮有綠色植物,連一株大樹都看不到。
由六合目走到七合目,在路上只見到往上登山的人群,看不到下山的人群,走到花小屋旅館門前,見到登山客把木杖及短的木棍拿出來,請店家在其上以火燙凹凸花紋在木棍上,留作紀念,在木棍上烙痕的代價是一次200元日幣。
下午六點差五分左右,我們走到八合目的御來光旅館,這棟旅館是配合地形蓋的一層半木造建築物,外牆再覆以綜褐色鐵皮,以與地面的顏色一致。此時太陽已完全西沈,但西邊天上仍留有些餘光,本來想住在旅館,應該有免費的茶水供應,後來看看四周光禿禿的,連一棵樹都沒有,更不用說有水源,因旅館的水是用桶裝從山下運上來的,此地旅館礦泉水一瓶360cc大小賣400元日幣/瓶,自己從山下帶的一瓶熱開水及冷開水,沿途喝了一半,還剩1/4(約72cc),明顯帶的水是不夠,只好套出一張千元日幣買兩瓶360cc裝的礦泉水。
晚餐則是鹹魚板乾及兩塊醃過的蘿葡、梅子小菜,以及一碗分量的飯,附上味增湯及一包錫紙裝的茶水,這些餐的菜單在山上已算是很豐盛的晚餐了。同時店家早已幫每位登山客準備第二天的早餐,在晚餐時一起發給住宿者。
就在吃過晚餐準備上床睡覺時,才發覺這家旅館的床位小得可憐,長度剛好是210公分,寬度每位旅客所佔的空間60公分左右,高度才100公分,此外沒多餘的地方放登山背包,背包是用吊掛的,包括登山鞋,登山背包就掛在您睡的位置腳邊上方,而中間則是吊掛重要的小錢包或相機。在1300x650公尺的平面空間,塞滿將近80名登山客,簡直蔚為奇觀。

凌晨零時三十分被旅館的職員以手電筒閃光閃醒,以為是凌晨三點,在黑暗中跟著一些人起床,走到旅館外面的廁所尿尿,然後藉著廁所微弱的燈光看手錶,才發覺是半夜十二點半,非凌晨三點半,店家提早了2小時搖醒。
尿完後走回旅館前,看到旁邊有很多人或立或坐,待定晴一看,我的媽呀!狹窄室外的通道座椅上,竟然有很多人沒有搭營帳,僅穿著防水用的雨衣,捲著身體在座椅上睡覺,或是一字直式躺在椅子上,有的人更直接在地面積了火山灰塵泥地上睡覺,而且睡得很甜,真是一大奇觀。更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是,下面七合目有好多個頭燈在黑暗中恍動,而且不只有一個隊伍,還有很多的隊伍戴著頭燈在後面移動。
先前被燈光搖醒的隊伍,起身離開窩著的小床舖,穿好衣服繫上登山鞋,再打開頭燈,背著背包在大門口集合後,開始向山頂出發。就這樣在月光下,黑暗中山下、山上都有一條是像螢火蟲的光在上下、左右恍動,構成一條長龍。不!應該說是上方一條,下一條一共是兩條長龍。
因為睡不著,乾脆坐在大門口近玄關,觀察來來往往的行人,有些登山客入店要求在木棍上(30或150公分)壓花(電燙壓花紀念章),工作人員從早上忙到天亮都不得休息。還好我沒這需要,不然光是由五合目上到富士山頂,最少要壓花三次,最多十次,把一根木棍壓花紋棍壓得偏體鱗傷,又傷荷包。
即然睡不著乾脆坐著,把周遭的情況用畫筆畫下來,雖然畫得不夠詳細,但也差不了多少。
凌晨三時輪到我們那一隊起床,在沒水可洗臉的情況下,只好用礦泉水倒在手上的紙巾揉一揉把臉擦一擦了事。然後拿出巧克力和power in元氣補給能量包喝了補充體力,在準備出發時,見到昨天登山時碰到的一位日本老婦,她單獨一坐在玄關上,奇哥一時好奇透過清水老師的詢問,得知她今年84歲,登山44次,她說我年紀和她兒子一樣大,讓奇哥大吃一驚,也很佩服她單獨一人登山,因而留下這張難得的相片。
這時外頭有些涼意,打開頭燈背上背包跟著老師摸黑出發,出發時喵了旅館上的溫度計室內是攝氏10度,料想室外面氣溫應是6度上下。在黑暗中只有頭燈在恍動,不注意時會跟錯了人,所以緊緊跟著老師上山。因老師沒戴頭燈,而我備用的手電筒又在放在旅館皮箱內,無法借給老師用,只得一燈兩用,即奇哥在前面走兩步,回頭再看後方,而聲隆則在老師後方走,以利燈光照射地面能看清楚。
就這樣在月光下伴著星光,一行五人與其他人的頭燈,勉強把山路照亮些,約莫走了一個小時半才到達「富士山頂上淺間大社奧宮」前面的廣場。這兒是富士山看日出的最佳地點,此時是早上4點半,我們和其他的遊客一樣,在寒風中倚在欄杆上等待看日出。約莫等了一刻鐘頭,早上4點46分東邊先是升起一道金光,接著朝陽緩慢地上升,日出的奇景看得大家都很興奮。
五點半在頂上淺間大社奧宮參觀,順便購買紀念品,然後循著逆時鐘方向的步道走, 十分鐘後我們來到火山口,這個火山口的直徑約有1000公尺,周遭草木不生,空氣中還散發著一股煤炭灰的味道,地面上是由火山灰渣凝結而成的碎石頭,拿在手上感覺到石頭很輕、很輕。
六點零五分終於來到富士山指標樁柱「日本最高峰富士山劍峰」,旁邊有座氣象側候站,周邊都沒有一草一木,山頂光禿禿的,空氣中散漫灰塵,鼻孔感覺很難受。因到此登山的遊客太多了,要拍照的排成一條長龍,一直排到踏階底部,大家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走。等了十幾分鐘才輪到我們這一隊,拍團體照時由當地維持秩序的義工,指揮遊客進出拍照,拍完就被請下來,換另一批團體登上去。
站在「日本最高峰富士山劍峰」的標示樁柱上,拍完照心中感到很高興,終於登上富士山了!出發前一個半月,受到日本箱根溫泉區地面噴出泥漿,造成溫泉區短暫關閉,這地熱是否會波及富士山,進而關閉入山,以及最近有颱風將侵襲日本,屆時富士山會不會封閉入山等‥‥。這些疑慮與困惑,隨著我們28日成功地登上富士山,而消失了。
DSC_1649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1872.jpg DSC_1888.jpg DSC_1896.jpg DSC_1905.jpg DSC_1906.jpg

坪林親水公園救生值班記
坪林親水公園位於北勢溪,坪林消防隊辦公大樓建築物對面,與馬路的地面有3公尺的高低落差,溪邊有塊突出的平直沙灘,可供遊客在這邊玩水及泛舟,或是在溪裡游泳等水上運動的地方。從東南側的拱橋起算到雪山隧道口橋下,長度約為400公尺,溪水面寬約為25~50公尺,由沙灘到對面的崖壁,水面深度從0到2.5公尺不等。右邊拱橋再過去約80公尺處有座水泥壩,水壩與下方水面落差約3公尺高。
07/18早上9點奇哥趕了到坪林消防隊對面的馬路,向當天義勇救生隊的值星教練郭智興報到。郭教練要他及另外一名隊員,和林政憲教練一起留在親水公園服務,他則帶另外六名新進隊員,到大舌湖救生站服務。原先奇哥是準備到大舌湖服勤,才騎機車到坪林報到,擬再騎車到大舌湖。既然教練要求他在此服務,奇哥就不再說什麼話,當志工本來就要聽從領隊的安排。

因林教練把救生休息的太陽傘,擺在離拱橋左邊約50公尺處,並規定凡是在水面的活動,不管是游泳、泛舟等活動,一律不准超過救生站(太陽傘位置),到對岸的崖壁視線的直線距離(應該拉條繩當封鎖線),把救生範圍限制在左邊,以利救生監控。就這樣奇哥被分配坐在太陽傘下,監視溪面狀況,林教練及李政衛兩人,則隨水上救生隊活動的訓練,分左右兩邊站崗,三個人安排成一直線的防衛線,同心齊力展開救生工作。
今天到場的另一批救生隊,他們穿的服裝顏色和打扮,一度讓奇哥誤以為是中華民國水上安全協會,在此地訓練救生員,因有位女士頭戴的帽子徽章,是他們協會標誌的鴨舌帽。待奇哥見到屈益恆教練也在現場,雖然他們穿的服裝有異於紅十會的傳統,黃色上衣配上紅短褲,而他們穿的則是淺綠色上衣配紅色短褲。經詢問之下才弄清楚,原來他們是「台北市內湖水上救生會」,也是「台北市紅十字會內湖分會水上救生隊」的救生人員。此次由屈教練負責訓練救生員,裡面的教練群,除了一位奇哥在端午節參與龍舟隊有見過他外,其餘的教練完全是陌生面孔,加上服裝不同,又有那頂協會標誌的鴨舌帽,難怪會被奇哥誤認是「中華民國水上安全協會」的人馬。
此外亦有零星的遊客,或是其他的團體在這邊練習泛舟。一些慕名「親水公園」而來的遊客,則在拱橋下的階梯石板座椅上,坐著觀賞水裡的鯉魚游來游去,有位小孩把土司或餅乾投入溪面餵食,突然間水面陣陣漣渏,那是魚群湧上來爭相搶食物的現象。因觀賞區與親水公園的溪水面有1.2米的高低差。但是,下面的溪水才20幾公分深,除了到對岸的溪水越來越深外。若有人在賞魚區階梯觀魚時,不小心掉落溪裡,也不會有立即的危險,所以救生的重點,還是落在左邊的訓練人員以及戲水者。
大約十點半左右,太陽傘旁來了兩位美女,本以為是一般遊客,待奇哥定睛一看竟讓他嚇了一大跳,原來是雙陳教練駕臨--淑娟和姿宇,她們結伴搭乘新店客運班車,到這邊作休閒旅遊。姿宇教練見到林教練他們等人,特地把她泡製的冰洛神花茶,倒了在杯子與大家分享;淑娟則把她帶來的一包小黃瓜,一塊一塊拿出並把它折斷成兩半,沾點黑芝麻遞與值班者嘗一嘗。奇哥第一次嘗到這種以小黃瓜沾點乾芝麻的吃法,覺得很新鮮,咬起來十分可口,略帶甘甜,而洛神花茶則微甜潤口。她們與大家寒暄了一會,便到更衣間換上泳裝,高高興興地走了到溪邊,撲通一聲跳進水裡涼快一夏。
靠近太陽傘下的溪邊左方,除了停泊幾艘舢板,此外沒有人在這一帶戲水,這樣一來可減少救生人員服勤的壓力。奇哥覺得在太陽傘下值班實在太無聊了。但是,又不能擅自離開救生地盤,只能在範圍內走動或取出速寫簿,畫風景畫來消磨時間。不過每隔幾分鐘,視線一定要往溪面移動,監視水面有無動靜。就這樣過了一個鐘頭後,突見林教練拿了浮標,由前面跑過來邊吹哨子,往拱橋方向衝了過去。這個舉動把坐在太陽傘下的奇哥給了一跳,不曉得那邊發生了什麼事,人也跟著站了起來,視線跟林教練跑的方向看,準備必要時上前救援。但因拱橋未端的橋柱,檔住了視線。林教練跑到橋柱那邊,轉個彎就不見人影。到底前面出了什麼樣的狀況,奇哥無法了解。過了五分鐘一艘救生訓練用的舢板,由橋柱後面緩慢地划出來,舢板上有兩個人。接著林教練帶著浮標走回來,奇哥詢問教練突然跑過去的原因,才知道那片救生板溜到那邊去,他怕發生危險,才跟著飛奔過去,鳴笛阻止舢板繼續往前划到水壩,避免他們划到水壩急流處,發生翻船的危險。
就因為奇哥沒注意到有艘舢板,竟偷溜進那個禁區,因而他有點自責,下決心不再讓此事重演。可是到了下午,又有艘舢板擬闖過防線,被奇哥看到了,立即吹哨阻止。但是,林教練一看是紅十字會訓練用的舢板,就說那沒關係,可稍微讓他們一下。不過早上林教練成功地叫回舢板,並阻止他繼續往水壩方向划,若因紅十會的訓練用舢板就放行,而其他的就嚴格,會產生雙重執法標準。因而向教練建議,一律不准越過太陽傘防線,即使同是紅十字會自家人,在此地訓練,也不能輕易放水。林教練聽了奇哥說的話,覺得很有道理,也就同意任何人或舢板,一律不准越過太陽傘處的防線。
到了下午3點半,屈教練主持的那一屆救生訓練,在陸地上學習陸上急救課程,讓他暫時可喘口氣。奇哥剛好燒了一壺熱水泡好咖啡,不知是咖啡的香味吸引了他,還是屈教練想過來聊天輕鬆一「夏」,才會走過來,就當作他來拜碼頭好了。當然做主人的義勇人,不能不把屈教練當成座上賓,請他一起品嘗咖啡,吃點餅乾點心,增加體力輕鬆一下。
就這樣值班到下午四點半,救生員訓練早已結束,大家待整理現場環境打包準備離去,而奇哥他們也是歸心似箭。五點鐘結束服勤,臨離去前對現場的遊客,勸導他們不要到右邊危險區堿處戲水,以策安全。然後一齊走到消防隊辦公室,到值班櫃檯簽退,結束一天的救生值班志工服務。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奇奇七七高雄行B祝福卡C祝福卡DSC_2030DSC_2036大合照
奇奇7/7高雄行
7/7下午二時許奇奇剛和依汎走進二樓的集會室,小小的集會室,居然有那麼多的小朋友坐著,在等候奇哥的來臨,讓他感到很驚訝。
本來他與文向約好6/16到高雄和大家見面,因奇奇一直忙著準備6/9~6/15登山活動,以及後續的活動,來不及把簡報弄好,臨時請求延期,經依汎以電話與齊爸溝通後,才決定把這分享活動展延到7/7。齊爸的用意是這個時候小朋友已放暑假,有機會和「擁抱綻放懸崖邊的花朵」主角之一奇哥見面。
原先南下高雄,僅是準備對大朋友分享奇哥退休後的生活規劃,當文向把時間往後延到暑假,以增加小朋友有機會參與。因而事先準備給大人聽的題目,就不一定適合現階段的小朋友聽,只好再增加專為小朋友說話的簡報。可能是奇哥尚未弄清楚參加的人數,腦筋還停留在大朋友比小朋友多的觀念。以致一進門看到將近一個班級人數的小朋友,的確讓他嚇了一跳。
有位小朋友把他們自己畫的畫,上面寫著歡迎「施宏錡」先生的標語舉起來,待奇哥上台時把這張歡迎標語送給他,他笑著收下來,竟忘了向這位小朋友說聲:謝謝您!就直接坐下來。
接著依汎上台向小朋友和大朋友介紹,讓大家認識奇哥,然後社區的小朋友起立唱歡迎的歌(歌詞內容是啥,他聽不清楚,但可感受到)。歡迎儀式結束,依汎要大人和朋友組成三人一組,玩猜拳的遊戲,內容是不可出聲、吵鬧,只能和同伴出拳,而且數字合起來是7-11商店名稱的遊戲。當她說7時,奇哥猜應是出剪力、布、石頭的數字,才能達到7這數字之要求。所以小朋友在台下玩得很高興,也很認真安靜地玩猜拳遊戲。但當依汎要求是11數字,那遊戲就難多了,畢竟習慣出剪力、布、石頭的小朋友,就難以適應,玩了好久,才有一組小朋友達到11這個要求的數字。
等奇哥上台先把「奇奇生活的點滴」做簡報,給大朋友和小朋友看,本來應控制在15分鐘內報告完,可能是在播報時沒有控制好時間,當依汎告知剩下的還有多少時間,因而在播報「奇奇想對小朋友說‥‥」時只好簡單扼要地述說,有的地方一筆帶過,避免超過時間。因而說話速度就無法控制慢慢地說,讓語意更清楚,不知道小朋友聽懂我說的話否?
依汎告訴小朋友奇奇在跑步上得過百公里分組第一名,而游泳第二名是刻有台北市長馬英九贈的獎牌,至於東北角鐵人二項則是分組第五名。小朋友都張大眼睛看著白板上秀出的獎牌。隨後他把最近半年內參加馬拉松,完成的紀念品捐出三枚銅章,當做給優秀小朋友的禮物。分別是北港馬拉松、高雄馬拉松以及鎮西堡超馬三枚紀念銅章。這三枚都有一段故事,由依汎就小朋友中挑選三名,逐一發給他們,祝福他們希望長大後也能像奇奇一樣跑馬拉松。頒給他們時,還特別強調一定要滿18歲以上,才可參加馬拉松比賽,因提早訓練跑馬拉松,只會讓他們受傷提早離開馬場。
回台北後,趁10日昌鴻颱風來襲,躲在家中整理那些小朋友寫的信紙、祝福卡片與畫圖,才發覺小朋友透過看漫畫和影帶,早就認識奇哥,可能是「擁抱綻放在山崖邊的花朵」12名主角中,年齡以奇哥最大,難怪會有小朋友問依汎姐姐:說「他還活在世上嗎?」多可愛的又天真小朋友!
文章標籤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1040DSC_1041

一根棒棒餅乾的愛心
走出台北車站,迎面吹來的寒風,讓人不禁打個抖擻,史巴奇趕緊把大衣外附加的三角帽拉上來,把頭蓋起來,讓兩耳暖和些。
在紅綠燈旁等候跨過對街搭公車的同時,有對年約60多歲的夫妻,推著一輛手推車,裡面裝滿了一根竹棒夾兩塊餅乾,在公車站牌旁向過路的行人兜售。
看到他們夫妻倆在寒風中眝立,拿他在手上的棒棒餅乾,也跟他的手在寒風中發抖。史巴奇對古早味的棒棒餅乾有些懷念,但是沒有想吃的念頭,不過還是套出十元硬幣買支棒棒餅乾。
不幾分鐘綠燈亮了,史巴奇左手拿著一支棒棒餅乾,右手拎著跑步專用紅色背包,快步隨著眾人橫過馬路。
新光大樓前廣場,行人熙熙攘攘,地下捷運台北車站入口旁也有位中年婦女在叫賣棒棒餅乾。有兩位年青的帥哥也買了棒楱餅乾,拿著棒棒餅乾等候公車,我看到近旁有對年輕夫妻,旁有兩位不到六歲的女兒。史巴奇想到小時對棒棒餅乾吃的渴望,但因他手上只有一根,於是史巴奇便問兩位帥哥,可否讓一支給他,然後送給那兩至小女孩? 說罷不待帥哥同意,便把手中的棒棒餅乾送給年紀最小的小妹妹,好像是史巴奇的舉動,讓帥哥毫不遲疑,走過去把手中的棒棒餅乾送給年紀最大的小妹妹。
一會兒公車來了,那兩名帥哥帶著愉快的笑容,上車走了。
接著見到兩名可愛的少女,一名套出50元硬幣,向那名婦人買了四支棒棒餅乾,然後分給同伴兩支。看到她們的愛心,讓我有想寫故事和把畫面拍下來的衝動,便問其中一名少女可否拍照,沒想到她很大方地同意拍照。再問可否把相片公開放在臉書上,她也點頭同意,然後向史巴奇要了名片。
其實花十元買一根棒棒餅乾,不算是便宜但也不是很貴,重要的是關懷弱勢族群,尤其是現在經濟不景氣,很多人失業,有些人迫於生計不得上街頭賣點東西,以換生活所需。花點小錢幫助那些弱勢族群,何樂而不為?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0205.jpg
明洛多海底與海龜共游

哇!您看那邊有隻大海龜,潛水者嘴含呼吸器在海底根本無法說話。但是,透過手語比出海龜狀,再指出方向,對方就能了解您的意思。跟著導潛手所指的方向看去,果然有隻大海龜在海底悠哉遊哉地游動。十位潛水者跟在海龜的後方,靜靜地欣賞牠在海中啃食海草及游動的姿態。海水的流動讓周邊的海草搖曳著,加上海龜在其間邊游邊啃食,這情景真是太美了。
今年1 月中旬我由公職屆齡退休,為了讓自己在退休後,日子能過得十分充實,加上自己喜歡到處跑來跑去,便參加朋友辦的菲律賓明多洛潛水旅遊。這項活動於2014年8/7~到8/11在菲律賓明多洛縣的沙彭海域展開。
我們一行十人由台灣桃園機場搭飛機到菲國馬尼拉機場,下機後換乘小客車在擁擠的馬尼拉市區穿梭,二小時半後,抵達海邊簡易的碼頭,換乘螃蟹船駛到明多諾島的沙彭港(San Bang)。這艘螃蟹船可載客20幾名,因碼頭設施簡陋,行李由工人幫忙搬上船,今天只有我們十名乘客,連三名船員共13人。到了目的地,下船後先把潛水用的二級頭及充氣背架由行李箱取出,由潛水中心逐一把它組裝好,準備第二天使用,同時給我們每人一只有編號的空籃子,大小剛好可裝入各人的潛水衣,背包、鉛帶塊、蛙鞋、面鏡及呼吸管。
8/8是我在國外的第一次潛水,吃完早餐搭乘快艇出海前,潛水店的老板娘先給我們上十分鐘的課程,介紹本次欲潛目的地之名稱、深度、特色及潛水注意事項,以策安全。當海水深20公尺以內,氣瓶壓力錶指針走到紅色標記的50數字時,就要做浮出海面的準備,避免在海中缺氧氣產生危險。在當地的導潛帶領下,我們搭船到離碼頭約3公里遠,水深僅十公尺深的珊瑚礁海底潛水,當作深潛前的暖身活動。因好久沒有潛水,加上平常我的呼吸習慣不太好,在海底因而常消耗太多的空氣。
8/9下午第五次海上船潛的安排,店家循例先介紹本次欲潛目的地之名稱、深度、特色。當老板娘說此趟是潛到深度18~23公尺的海底沈船處餵魚,會有導潛提供海麵包(魚飼料有大姆指般粗,約10公分長)給我們。想到要在海底餵魚,我的眼睛便閃閃發亮,因為來此潛水的目的,就是潛到海底欣賞各樣各種美麗的魚和珊瑚樹等。現在,就要以餵魚的方式在海底與魚兒相處,怎能不令我砰然心動?
海底沈船是在離港口約1公里的外海,該處水深18~25米,海面上繫塊90公分見方的大
型保麗龍浮標,下方綁條五公分粗大小的繩索,垂直下到18米深的一艘木殼沈船骨架上,沿著浮繩可慢慢下潛到沈船處。導潛待船駛到定點後,先確認每人裝備都OK後,大家由船上以後翻空方式,躍入海中再浮出海面,待大家以手勢比出ok後,當導潛作出放氣下沈手勢,一時海面上不斷有氣泡冒出來,人慢慢地沈入海中。找到浮標垂直繩索的地方,游了過去雙手抓住繩索,順勢沿繩下降,避免中途被海流沖散,而不能和他們同時到達沈船處。
待下潛到海平面下五公尺的地方,依周分隊長告知,每下潛間隔五公尺先按充氣閥兩下,調整為中性浮力,以便減緩快速下降,避免引起內耳壓力不平衡與不舒服感,確保身心的安全。逐一調整好耳壓平衡再下潛,待大家都下潛到海底沈船處為止。
這艘沈船在海底躺了五十多年,船身只剩下一半的骨架外露,另一半長埋在海土中。先凝視周遭,發覺這艘木殼船身的鐵件銹蝕斑斑,早已被海草海螺等蔓生其間,若無人帶領,幾乎不知道其正確位置所在。剛開始四周看不到有魚群,當導潛先生發給大家每人一條魚麵包後,我依他的指示,把手中的魚麵包彈出一小段,說時遲那時快,果然吸引魚兒紛紛出籠爭相覓食,更令人驚奇的是,在我們下潛到深度25米以內的海中,另一艘沈船的甲板,太陽光線居然能照射到海底,可清晰地看到魚的種類。不過拍攝魚時,還是要用防水閃光燈補光,才能把相片拍得美美的。
因餵魚時身體必須靜止,避免蛙鞋踢動海底的沈沙而驚嚇魚群,加上隨時有海流經過海底,不能不一手抓住船身的骨架,讓身體固定,另一手拿著魚麵包,用大姆指彈出一小段讓群魚來搶食。當彈出魚麵包時,突然間眼前竟湧現大批魚群,這股氣勢差點把我給嚇住了,不曉得這些五光十色的魚群,是打從那兒竄出來的?不過想到能與魚群共處,因而心中感到很快樂。那些潛水老手,早就準備好小型錨鈎,一邊鈎住船骨架或珊瑚礁,另一邊綁在背架上防止身體被海流沖走,特別是帶相機拍照者。
生平第一次在海底餵魚,是件新鮮的事,又逢8/8父親節,算是給自己慶祝爸爸節最好的禮物。手勾在船殼上,見到沈船處上下四周都是五顏六色的魚群,有全黑的20公分長的黑鯛、也有小到只有三公分的小丑魚及1.5公尺長的海鰻,還有一些沒有見過,也叫不出牠們名字的熱帶魚,那麼多的魚群的確讓我感到興奮,與不可思義。起先覺得彈魚麵包很有趣,後來索性不再彈麵包,直接拿在手中伸長手臂,果然有許多魚群聞香蜂湧而至,啃食手中的魚麵包。當我一手抓住繡蝕的船骨架,一手彈出麵包餵魚,剎時四周都是聞香而來的魚群,牠們團團地把我包圍起來,這讓我興奮得血脈高漲。當手中的食物給魚吃光了,還故意把大姆指往上舉,假裝手指頭就是魚麵包,以引誘魚兒來啃自己的手指頭。
我在想:有一天,當愛情幻滅時,我情願,情願一個人背著水肺潛水到海底,與魚兒、海龜共遨翔,游得自在無紛爭,希望自己永遠躺在海底的世界,葬身沈船旁,讓游過身邊的魚兒來咬我身體,吻遍我全身,把我當作食物一一啃個精光。拼除世上一切愛、恨、情、仇與喜、怒、哀、樂。這總比活在世上看淡也悲傷,不看淡也悲傷來得好!
不知是否魚兒很聰明,還是自己笨得忘了把手指頭塗抹上魚醬或香料,總之海底的魚游到離我大姆指約有二、三公分處,在旁邊稍微聞了一下便閃過大姆指,然後游走了。原來魚和人類一樣聰明,會辨認食物的真假,想要騙過魚的眼睛、味覺還真不容易。面對蜂湧而來覓食魚群的壯觀景色,很可惜沒有帶海底攝影機,無法把餵魚精釆過程這一幕拍攝下來。潛水者背著灌滿氣體的氣瓶,在35公尺深的海底最多可停留50分鐘之久,看到大海龜後,我們盡量與海龜保持一段距離,以免驚嚇了海龜,同時減少踢水的次數,跟著海龜後面游了一段不算長的距離,真是難得的經驗。
待等到氣瓶壓力錶的指針走到紅色標記(50)的地方,便向導潛做出快要斷氣了的手勢,導潛先游了過來看了錶上的指數,接著看了他自己的壓力錶,確認氣瓶內所剩空氣已無多少,便拿出掛在他身上充氣架旁的一根細鋼棒敲打氣瓶,發出聲響藉以提醒其他潛水者注意,經確實清點人數到齊無誤後,然後以手勢示意大家先檢查各人的壓力錶,再分批上升浮出海面,接著拉著我的手,由另一邊斜向上升,順便賞海底珊瑚礁的岩層。大家跟在我們的後面,斜向上升游到距海平面下6公尺深的地方,導潛把紅色的標示袋打開,用二級頭對著袋子底部打氣,讓氣袋膨脹以便快速浮出海面,另一側綁標示袋的線尾則握在他手中,以確保標示袋能垂直上升浮出海面,讓在海面上的快艇人員藉海面的紅色浮標,知道我們擬上升所在的位置,快速駛到讓我們及早登船。同時導潛核對浮標線上所的刻的深度標記,確認無誤後,再上升到刻度3公尺處的地方暫停,先作中性浮力停留並靜止三分鐘,讓潛水者肺部內的氮氣慢慢地排出,以避免快速上升而染上潛水夫病的風險,三分鐘過後大家再徐徐地浮出海面。
到了海面立即把充氣衣灌滿氣體,藉浮力浮在海面上待援。看到我們的船就在前方不遠處,便把黃色防水泳帽拿下來,在空中揮舞畫圓圈,以引起船上工作人員的注意,待快艇駛來時馬上抓住船邊的繩索,再把腳底的蛙鞋除下來丟到船上,然後沿繩索游到臨時便梯攀爬上船。待背架卸除後,看看氣瓶內的壓力錶指針停留在數字5的地方,此時我到抽口冷氣,脫口說聲好險!因為再晚一步浮出海面,若氣瓶內沒有了空氣,有可能還來不及浮出海面,人早就在海中窒息而葬身在大海裡了。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菲島潛水之旅-下


老人潛水團開心地搭船出海,準備潛水去

當地的導潛Junny大白沙的扮裝有點駭人

負責操作快艇的Mark(沒穿上衣 ) and Randy

準備跳海的潛者,他們要潛到海底欣賞風光

他們都跳海了,海角奇留下來學習操作快艇

潛水團大合照戴著潛水面鏡分不出誰是誰

與海龜共舞

午後退潮時分沙灘都露出來了。

夜晚五光十色熱鬧的小酒吧

阿貴在明多洛山區,左前方平房是當地民家

大清早阿貴前隊長跑到沙彭山的最高點。

山上小村人家速寫。

黃昏時退潮時分的沙彭港剪影

山頂古堡式旅館的建築物

沙彭海邊風光

由旅館門口看遠處的城堡式建築物

環境優雅的旅館,有游泳池可放鬆身心

潛水團全體人員在潛水中心前面對大海留影

潛水團全體在潛水中心前與工作人員留影

潛水回來可在中心的涼棚休息,喝茶。

再會了!沙彭潛水之美!工作人員辛苦了。

周老爺向導潛的工作人員敬禮!辛苦了!

船夫撐竿讓螃蟹船掉頭,離擱淺的港口。

曙男速寫像拍照,有隻腳ㄚ子擋在鏡頭前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菲島潛水之旅-上

導 演:李隊長
主要演員:阿貴、周老爺、松群、帥哥張
朱勇、谷琛、曙男、昌榮
片 頭:海角奇
故事起源於台灣台北地區紅十字會台北市分會水上安全大隊,義勇救生隊部准昇辦的菲島潛水行活動。事件發生於103年8/7~8/11共五天,一群自稱老人團的十名潛水客,一起飛到菲島的明多諾,展開為期五天的菲島明多諾潛水之旅。
8/7晨四時,長順街60巷5號燈火忽然通明,好似有大事要發生似的。
菜頭奇:隊長,早安,今天辛苦了您!
隊長:別說了,趕快換另一件我幫您挑的背架,先試泡水試看看會不會漏氣。
菜頭奇:想到小泥鰍有交待七月裡凡事要小心謹慎點,才會要求隊長換另一件不會漏氣的防水衣背架。
隊長:啊!已幫您挑好了,就這件。
菜頭奇:謝謝長!
就這樣這件潛水背架一路陪我到菲島潛水,又一路平安歸來,最後物歸原主~~~~進隊部潛水器材保養場休息。
以下是由桃園機場集合登機開始的故事。

松群和曙男的背影,出現在桃園機場6號門登機入口

登機出發前在6號登機走廊利用衛生紙畫的

出了馬尼拉機場在街上所見到的公共汽車

開車到半途,肚子餓了,進餐廳解決巴豆夭

解決了巴豆夭,再來每人一粒椰子汁解渴
海角奇與救生隊三巨頭~~~甜蜜的合照

到了海邊隊長準備搭船落跑
連松群都脫下鞋準備跟著隊長落跑

一群亡命之徒相偕搭船準備潛逃到菲島明多洛島,再潛到海底躲藏

逃亡之船由阿貴前隊長掌舵,瞧他掌舵熠熠生風,船在海上航行四平八穩。

在顛頗的螃蟹船上繪下亡命之徒群相

帥氣的張建築師一本正經

編織逃亡到海外潛水的故事,說著、說著見到了明多洛島,搭船的海上之旅快結束了。

到了,要靠岸了!此時周副隊長笑開懷。

島上美景美不勝收

下了船已近黃昏,夕陽無限美

這就是我們晚上投宿的旅店,也是五天快活的地方!


一整天的舟車勞累,也累壞了阿貴前隊長,休息一下吧!

下了船第一件事,海角奇趕緊在天黑前畫張水彩畫

畫完不忘把畫與實景拿出來比對

前後任義勇救生隊長每天的晨課~~碼頭散步

來~來~來~!大家來合照阿貴、曙男、松群、谷琛、朱勇、昌榮、隊長不見帥哥張與奇奇

潛完水上岸不忘慰勞胃腸

那位海角奇有點不成體統,居然不顧吃飯禮儀~~不可裸胸露乳~~

何時大家再共聚一堂?

下海潛水前的儀式,潛水一級頭、馬架衣排排坐,並請台灣醫社幫大家祈福,祈求大家潛水平安。

本搞笑圖片與文字過長,考慮檔案太大不易轉送,故分上、下兩篇。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_0238

楓林橋下值班記
每年6月下旬到9月中旬,紅十字會台北市分會轄的台北市義勇救生隊,每月的周六、假日都有派員,到溪流或河邊協助消防分隊負責監督遊客的安全,避免發生溺水等憾事。本隊部因支援台北市消防隊雙溪分隊的水上安全活動,有兩處救生據點,分別是雙溪河上游的楓林橋與碧溪橋。今天很慶幸能和另外三名救生隊的同仁,一起駐守楓林橋橋下的救生工作。
以前在聖人瀑布下方有處深潭,有一陣子我們隊部在瀑布潭邊平台旁設有救生站,因那個地方遊人較多常發生溺水事件。後來發生山崩事件,潭面被泥砂堵塞了,從此聖人瀑布景色不再,市政府列為危險地區並以圍籬封起來,不准遊客進入。隊部就不再派人員駐守。後來遊客轉而到楓林橋下的河床戲水,那地方水較淺,戲水很安全,加上四周風景不錯很快成了另一處戲水區。
8/17騎車到楓林橋,看到消防隊插的旗幟,橋下方有三名著黃汗衫,就知道隊部的救生站是在那兒。待向值日的帶隊大哥說明來意,他先要我在消防隊的勤務簿上簽名,就在我簽完名把背包放好,這時是早上10點,楓林橋下的河床陸續有遊客由橋面沿梯階下來,約莫十分鐘,消防隊雙溪分隊的人來查勤,他先看簽到簿,並問明今天共有幾人簽到,然後在簽到簿上面簽註,表示今天的救生人員登記到此為止。待他走後,值日大哥告知說每次他們(消防分隊)都會派員來查勤,然後在11:30分前把便當送過來,下午五點結束前再來查勤並把救生工具帶走。
以往假日救生值勤工作,所有的救生器材、包括旗幟、救生繩、浮標等,都是由當天值班的志工或帶隊官負責從消防隊的倉庫領出,清點數量後帶到救生服務站。便當也是由當天值班的教練負責採買,下午工作結束後,再派人將救生器材送回消防隊。但是,今年的情形與往年不大一樣,因而讓我感到十分好奇。
因消防隊辦公室離服務的水上救生站,最近的距離是2公里,最遠有8公里,帶著救生器材到河邊雖有機車可載運,但是,無法一次帶齊,不過多年來都是如此的。今年第一次看到服勤方式改變,事先不必先到消防隊簽到,或搬運器材,而是由消防隊派人將救生工具帶到工作站,包括太陽傘、救生浮標、急救藥箱、救生繩等等器材,由消防隊員開車一次載運到救生站,下午救生工作結束後,他們再開車把器材載回去,讓我們省去整理器材的麻煩。
在橋下值勤有個好處,就是碰到突如其來的大雨時,可以不用東躲西藏 ,直接在橋面下躲雨,也監視河面戲水的遊人。加上橋面下的平台離河床有3米高,溪水若一時暴漲短時間內不會淹沒平台。因楓林橋下的河床是壺穴地形,溪水在這邊形成一個小水坑,積水約30~60公分之間,很多人在壺穴內泡水納涼,小朋友在此戲水是很安全的。不過橋下不遠處則形成深潭,在那邊戲水較危險,但因距橋下約100公尺遠,不在我們監視範圍,我們只能勸導他們盡量不要到深潭那邊,還好帶小孩來這兒戲水的家庭,還算很合作,不到那危險的地方。可減輕我們工作人員的壓力。
為了不想讓救生工作變得十分乏味,在不妨礙救生工作前提下,找個地方坐下來畫張水彩畫,而這兒居高臨下,可監視水面的遊客。依朋友所提的角度看去,楓林橋四周的景色很美,平台附近的風也很棒,有青山有綠水很美,美得讓人呼吸快要屏息住。待畫好同隊的隊友看過後,都直呼畫得好,我說因此地的風景太美了,畫才會跟著畫得好些。畫完見到有一家人帶著兩名小孩往深潭那邊走去,怕會發生危險,趕緊呼叫不要往深潭那邊走,還好被我們及時勸住了。除了一個家庭有二位成人,往深潭處走動外,我們成功地勸阻部分遊客,並請他們到安全的地方戲水,直到服勤結束,都沒有發生什麼爭執或意外的事發生。
下午4:40距救生值班工作結束前20分鐘,原先在溪裡戲水的遊人逐漸減少,一整天大家蹦緊的神經得以放鬆,我也輕鬆不少,不多時雙溪消防分隊的人來了,帶隊的大哥與他清點器材無誤後,並協助把器材搬到橋上消防隊的客貨兩用車,結束了今天的救生值班工作。
結束工作後,回家途中順便到碧溪橋救生站看看,祇見橋下仍有許多遊客,但是鄭崇柛教練早已把救生器材搬上橋面,他看到我便問消防隊的車呢,我說很快就會開過來,當我還沒把話說完,消防隊的車已開到碧溪橋面,清點器材後,便隨他們跨上小綿羊離開雙溪,循來時路回家。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41540


赤足在小油坑跑步
中颱麥德姆23日午後匆忙離去,24日清晨海角奇與小九搭車來到陽明山,此時公園地面滿是斷枝殘葉,早起享受芬多精的人群,無畏颱風剛過。海角奇除去腳底的束縛,赤足踩在斷枝殘葉的路上,小九緊跟在其後,二人來到陽明書屋前,不見半個遊人。
陽金公路竹子湖派出所內,補充開水繼續上路,跑過小油坑前的鋼拱彎橋後,進入比人高的箭竹林,撥開東歪西到的箭竹枝,眼前忽冒陣雲煙,原來已到小油坑遊客中心。
通往七星山的石板路地面,有冰涼舒適的,也有熱得發燙的,在冷、熱石板穿梭,腳底像極在享受三溫暖。走走跑跑終於攻上海拔高1120的七星山。此時萬里晴空無雲, 360度視覺一覽無遺,北望金山海邊,西看竹子湖、大屯群山靜靜地躺在那兒,南鳥瞰紗帽山及關渡平原、觀音山,東邊七星山東峰在我們眼下,我們歡呼、我們欣喜。
穿過之字型的石板下坡路,來到冷水坑休息吃點東西補充體力,空水壺裝滿開水繼續上路,跨過青山吊橋來到松林小徑,享受芬多精。擎天崗草原上牛群攜家帶小,悠閒地在青草地上享受早餐。跑上880的竹篙山,圓型的碉堡仍迄立在山頂上。西邊七星山、大屯山、竹子湖排排坐,任您看個夠,西南側觀音山腳下的淡水河,關渡平原、南側台北盆地、圓山飯店盡收眼底。
由竹篙山沿著擎天崗環型道路,忽上忽下地穿梭箭竹林步道,來到金包里城門口,祇見城門,不見挑夫遊客。
踩著石板步道到擎天崗遊客中心公車站,差一刻便是正午了,這時小15公車剛好駛來,上了車,結束了今日山徑跑步的訓練。

奇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